在中国的美国品牌正在感受到热度。由于中国消费者抑制消费,销售额正在迅速下降。对于苹果、星巴克和耐克等主要企业来说,中国市场长期以来一直是摇钱树 ;
但现在,随着竞争加剧和消费者信心下降,这些品牌的亏损越来越多。上个季度,严重依赖中国的公司受到了打击,许多公司的收入大幅下降。对于美国经济来说,这很重要,原因如下。
采取苹果例如。截至9月28日的季度,大中华区在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和台湾的销售额为150.3亿美元,仅比前一年的150.8亿美元略有下降。这一下降使苹果在中国的收入份额从一年前的16.9%降至总净销售额的15.8%。
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Tim Cook)在电话财报会议上指出,尽管苹果的iPhone占据了中国城市销量的前两位,但业绩“持平”。但竞争非常激烈,尤其是华为正在夺回市场份额。苹果曾经对中国消费者的稳定控制现在岌岌可危。
星巴克,另一个美国偶像,在中国也有自己的困境。其同店销售额在上一季度下降了惊人的14%。即使客户确实购买了,他们平均每笔订单的花费也减少了8%。首席执行官布莱恩·尼科尔承认,“激烈的竞争和疲软的宏观环境”拖累了该公司的收益.
简单地说,人们在咖啡上的花费并没有那么多,当地的竞争对手正在压低价格以控制星巴克。Niccol承认了这一挑战,并表示他计划花更多时间在中国了解不断变化的环境。
他说:“所有迹象都表明,竞争环境是极端的,宏观环境是艰难的。”。中国在星巴克收入中的份额从去年的9%降至8.6%。
对于耐克来说,截至8月31日的季度,大中华区的收入同比下降4%,至16.7亿美元。耐克首席财务官马修·弗兰德(Matthew Friend)分享了这一令人失望的消息,他说:“耐克也无法幸免于当今大中华区消费者的挑战。”
尽管经济低迷,中国仍然占耐克收入的更大份额,从去年的13.4%上升到14.4%。但下调的预测暗示,前景依然黯淡。
奢侈品巨头LVMH也受到了打击。除日本外,其亚洲收入在第三季度暴跌16%,而全球收入下降3%。路威酩轩集团首席财务官Jean-Jacques Guiony指出,“如今中国大陆的消费者信心已恢复到新冠肺炎期间的历史最低点。”
今年前三个季度,中国在LVMH总收入中的份额从去年的32%降至29%。鉴于中国的谨慎态度,LVMH的高端商品目前可能不在普通消费者的预算范围内支出习惯。
赌注很高。苹果、星巴克和耐克都看到,与2019年新冠疫情前相比,中国在全球收入中所占的份额有所下降。随着中国经济环境的恶化,在中国大量投资的公司正感受到压力。
经济学家Isaac Stone Fish,说中国最大的问题是政治。“这取决于投资者的风险水平,”他说,“但人们需要明白,美中之间的紧张局势确实有可能加剧,甚至中国可能入侵台湾或实施封锁,颠覆全球供应链。”
与中国关系最密切的美国公司是福特、开利、苹果、,特斯拉可口可乐和迪士尼。每家公司都向中国市场投入了大量资金,押注于现在看起来不确定的增长。
尽管摩根大通和惠誉评级预计,在美联储9月份降息50个基点后,还会再降息两次,但通胀压力让主要金融领导人持怀疑态度。他们预计,如果通胀仍然是一个威胁,美联储可能会有所克制。
在选举日之前,市场的紧张情绪已经显现。道琼斯指数下跌0.61%;P 500指数下跌0.28%,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下跌0.33%,收于18179.98点。
欧洲股市也受到打击,斯托克600指数下跌0.33%。投资者仍持谨慎态度,等待选举结果和美联储的下一步行动。
尽管市场不稳定,但科技投资依然强劲。总部位于旧金山的机器人初创公司Physical Intelligence最近获得了4亿美元的资金,主要支持者包括Jeff Bezos和OpenAI。这项投资使这家初创公司的估值达到24亿美元,是3月份4亿美元估值的六倍。
然而,并非所有美国公司都在中国市场失利。特斯拉上一季度在中国的收入份额跃升至22.5%,销售额同比增长近13%,达到56.7亿美元。特斯拉的Model Y是9月份中国最畅销的电动汽车,尽管面临来自本土品牌的竞争,特斯拉仍设法保住了自己的地位。
这一增长为特斯拉提供了急需的推动力,尽管电动汽车市场的其他部分也感受到了经济不确定性的压力。Adidas报告称,上一季度大中华区销售额增长8.7%,达到9.46亿欧元(10.3亿美元),占总收入的14.7%。
在10月29日的一次电话会议上,首席执行官比约恩·古尔登表示,增长来自于创造在中国开发和采购的产品。这表明阿迪达斯是如何设法适应当地偏好,挖掘中国特定产品的需求的。
Lululemon是另一个罕见的增长案例。截至7月28日的夏季季度,该品牌在中国大陆的收入增长了34%。该公司甚至计划今年在中国开设大部分新店。
首席财务官梅根·弗兰克将这一增长归功于强劲消费者利益在他们的产品中。但与许多其他品牌不同,Lululemon似乎避开了影响其他品牌的消费者支出下降。
中美之间的经济联系是复杂的。目前,任何在中国拥有大量业务的美国公司都必须为更多的曲折做好准备。
经济放缓是真实的,竞争是残酷的,政治风险迫在眉睫。但对于特斯拉、阿迪达斯和Lululemon等品牌来说,仍有增长空间,即使这意味着要在不可预测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