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是比特币最辉煌的一年。这一年的12月17日,比特币来到历史高点:19891.99美元一枚,单位价格接近2万美元。有网友在微博算账:那时深圳一套三居室,还抵不上100个比特币;一辆奔驰S500顶配,都抵不上10个比特币。2009年比特币兑美元的汇率首次公布时,是1美元兑换1309.03个比特币,8年之后,变成1比特币兑换19891.99美元,比特币价格翻了2512万倍。但从2018年下半年开始,众多主流数字货币的闪崩引发了投资者的恐慌。
自2018年11月14日起,在6000美元上方横盘2个月的比特币突然大跌近800美元,并在接下来的十几天内多次重挫,在19日、24日跌破5000美元、4000美元关口。截至11月27日,比特币收报3779美元,12天内价格跌去了40%。与2017年12月近2万美元的价格相比,跌幅超过80%。
全球加密货币系数暴跌,过去一周内,全球市值排名前100的加密货币中,有73种跌幅超三成。据CoinMarketCap.com的数据显示,加密货币市场的总市值已经从2018年1月的高点,蒸发掉7000亿美元,缩水85%。
关于比特币本次大跌的原因,市场普遍认为是受到比特币现金分叉大战、美国监管从严以及美股大幅波动等影响。
首先,比特币现金分叉大战触发了第一轮下跌。 11月15日,比特币现金出现“硬分叉”,与比特币现金有关的两大不同的开发阵营——以比特大陆CEO吴忌寒为首BCHABC和号称自己是中本聪本人的“澳本聪”为首BCH SV一直在争夺主导权地位。投资者担心,比特币分叉将导致稀缺性变差,现有比特币价值将会被摊薄。
另外,市场对加密货币从严监管的恐慌也是触发暴跌的原因。
11月16日,美国证监会(SEC)官网发表发布《数字资产证券发行与交易声明》,宣布对两个1CO项目进行处罚,并要求其将已发行的代币登记为证券。据悉,本次的判决结果也可能适用于过去两年中95%的1CO项目。
11月20日,美国司法部开始着手调查2017年12月比特币的暴涨是否涉嫌市场操纵——加密货币交易中最主流的稳定币USDT及其背后的交易所Bitfinex可能被用于非法操纵价格。
实际上,美国对加密货币的发展一直保持谨慎,SEC已多次拒绝比特币ETF的上市请求。
此外,美股股市近期大幅波动,市场恐慌情绪蔓延,作为风险资产的比特币也难免收到波及。而比特币价格不断破位,也引发机构恐慌性抛售、矿机关停、中小型交易所倒闭等连锁反应,进一步打压价格。
比特币,起源于一个“去中心化的加密货币”梦想,但与大多数梦想一样,未必扛得住现实的击打。
2009年1月3日,中本聪发布了开源的第一版比特币客户端,标志着比特币的诞生。此后的10年里,基于不同区块链技术创新的各种加密货币不断出现,根据Coinmarketcap网站统计,截至目前,全球加密虚拟货币共有2000多种。
2011年4月,比特币的价格第一次达到1美元,2017年12月,1枚比特币价格高达近2万美元。7年的时间,比特币价格涨了2万倍!
在此期间,比特币投资出现过两轮热潮,并随之出现两轮泡沫破灭。2013年,比特币价格翻了85倍,第二年便出现暴跌,并在随后两年间下跌了80%,原因是Mt.Gox交易所遭到黑客攻击,动摇了众多早期投资者的信心。第二轮热潮出现在2017年,一年间比特币涨幅超25倍,2018年比特币泡沫再次破灭,至今暴跌仍在持续之中。两次暴涨暴跌中,有人一夜暴富及时撤退,也有人眼看已到手的巨量财富付诸东流。
与此同时,加密货币交易市场始终处于野蛮生长阶段,监管缺失,时常曝出市场欺诈、市场操控、黑客入侵等丑闻。
2017年8月开始,中国对加密货币的监管日渐从严,当年9月,所有加密货币境内交易所全部关停。但中国比特币“挖矿”始终活跃,也催生了一批以出售矿机牟利的企业,如比特大陆、嘉楠耘智和亿邦国际等。
在美国霍夫斯特拉大学任教的罗德里格博士(Jean-Paul Rodrigue)曾创造了“经典资产泡沫价格曲线”模型,定义了一种资产泡沫形成和破灭的每个阶段。假如把比特币价格走势套用到这个模型上,会发现它的演变过程和200年前的密西西比泡沫,以及20年前的互联网泡沫有着惊人的相似。
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加密货币近年来可谓吸足了人们的注意力,围绕其价值的讨论也从未断绝。当市场热情高涨时,加密货币曾比作“数字黄金”,因为它和黄金一样,具有产量小、挖掘难度高、国际化、没有发行机构等特点。
但绝大多数国家央行都对加密货币态度谨慎,投行高盛在2018投资年度展望报告中,就已提出比特币等数字货币目前已经处于泡沫阶段。而典型的反对派如股神巴菲特,则认为加密货币没有产生任何相关的价值,只能等着别人用更高的价钱接盘。当比特币价格在100多美元的时候,巴菲特曾说比特币是老鼠药。后来比特币涨到9000多美元,当记者再次问他有什么看法,巴菲特回答说:“可能是老鼠药的平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