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smos为何这样红?
Cosmos是以伯克利的 Tendermint 团队为核心团队开发的跨链项目,要实现两件事情:第一件,是让公链开发变得简单;第二件,是让所有的链能够连接起来。未来在COSMOS真正地实现了一键发链与万链互联,这就是COSMOS的魅力。[xxid]30,8256[/xxid]
Cosmos 项目在 2017 年四月份完成了募资,融资额为当时价值一千七百万美元的比特币和以太币,成为了人们口中的航母级项目。
正是在这样的保证之下,Cosmos四年磨一剑,熊牛转换、牛熊转换都没影响到开发者的恒心。这个项目在初创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很大的名气和技术优势,首次开卖就被一抢而空,而之后开发者就潜心开发,即便是在大牛市也没有影响到他们的初心。
Cosmos在Token系统的设计上也是独具创新,采用的是双token的模型:ATOM和Photon。和很多双token模型的设计类似,ATOM是资产类代币(类似股权),Photon是功能类代币(类似现金)。
发放总量 2.36 亿的 Atom,分配是:公募 75%,天使投资人占 5%,ICF(Inter-chain Foundation)基金会 10%,团队保留 10%。当时基准价为 10 美分,战略投资人和早期投资者分别有 25% 和 15% 的折扣。
Cosmos 的经济模型是一个通胀的模型。BPoS 体系希望鼓励大家把 token 质押在网络上面,质押在网络上的 token 不具有流动性,为了鼓励验证人(矿工),Cosmos 每年以 7%-20% 之间的通胀率进行增发:网络质押率达到了三分之二以上的时候,通胀率会稳定在 7%,如果质押率小于三分之二,通胀率会进行线性增加一直到 20% 稳定。这种设计目标是让能在市场上流动交易的 token 成为少数,而更大量用于网络安全抵押。
作为跨链技术的一个重要代表,Cosmos得到了很多关注。其开发工具可以用在贸易、跨境支付、游戏、视频流、医疗、房地产等领域。Binance Chain 和币安去中心交易所就是最有力的证明。币安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基于COSMOS的开发工具和共识引擎,开发完成应用方向非常聚焦的Binance Chain,并基于 Binance Chain,开发出币安去中心化交易所。它们具体运行状况,将会成为检验 Cosmos 公链开发体系的重要案例。
还有一个落地的案例是 IRISnet,通过跨链实现对数据和复杂计算的跨区块链调用。IRISnet 的服务基础设施我们也用来打造了一些行业应用,比如 BEAN 已经在开始服务商业客户,也获了一些奖,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网络上搜索更具体信息。
另外是对网络扩容的支持,比如以太坊,Ethermint 是一个落地的案例。目前已经有e-money、Loom等项目积极构建在Cosmos生态中。
无论从技术领先,落地应用,还是从未来前景等方面来看,都可以看出Cosmos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优质项目。
Cosmos 技术特点
易用性——一键发链,让公链开发变得轻松。
Cosmos通过公链分层设计和应用层分模块设计,开发者不需要去设计整条公链了,只需实现核心的业务功能即可。这就让一键发链变成可能,让每个人都可以轻松拥有一条属于自己的链。
从一条链的架构来看,由上至下有三层——应用层、共识层和网络层。Tendermint Core共识算法把共识层和网络层打包到一个通用引擎中,作为通用的底层。接着,ABCI协议作为接口,连接应用层和底层的通信。这样开发者就不用管这两个通用的底层了,省下时间可以用来专注开发应用层。
同时,Cosmos提供了一个开发工具,叫Cosmos SDK,可以把应用层分模块构建,开发者只需要开发某些特有的功能模块,其它通用的模块捡现成的用就可以了。比如Cosmos Hub中的模块就是可以共享的,同时任何人都可以在Cosmos SDK中创建模块以便于使用。
互通性——万链互联,让所有的链相互连通。
Cosmos在保证各链主权独立的基础上,通过IBC跨链通信协议,建立了以Hub(枢纽)为中心,连接多个Zone(分区)的结构,每个Zone通过Hub构成联系,这样链与链就可以互相发送交易、传递信息,从而打破区块链之间的障碍,实现整体的跨链生态。而机构和个人都可以运行自己的Hub,不一定非要使用Cosmos的官方Hub。
可扩展性——BPoS共识,让区块链应用惠及大众。
区块链中的可扩展性,可以理解为交易的吞吐量和交易的速度。PoW共识机制又慢又贵,可扩展性不足,经常发生交易拥堵的情况。支付宝每秒可以处理数十万笔交易,而比特币最多只能处理7笔交易,这还是在不拥堵的情况下。这就限制了区块链技术在大规模交易中的应用。
Cosmos采用Bonded-PoS共识机制,在Cosmos的多链架构上,区块链应用可以通过横向和纵向的可扩展性解决方案,每秒达到数千笔交易,从而扩展到数百万计的用户。
如何快速地理解 Cosmos 是什么,以及它是如何实现一键发链与万链互联的?很简单:
通过 tendermint 共识引擎和 Cosmos SDK,实现公链的简单、快速开发。
通过 IBC 跨链通信协议,实现相同结构下的链与链之间的可通信、可互连。
通过 Hub,连接起不同的 Zone 与 Hub,实现 Cosmos 整体的跨链生态。
通过定制的 Hub,进一步简化开发工作和满足特定领域的开发需求,并实现除代币跨链外的更多跨链的可能。
这就是 Cosmos。
Cosmos生态项目纵览
Hub——Irisnet Hub
Hub 在 Cosmos 生态中扮演的角色是信息枢纽。
在 Cosmos 的愿景里,Web3.0 生态应该是由无数条应用链组成的。然而链与链之间直接一对一进行互联、互操作是十分低效、不可行的。所以需要一个通用中心枢纽,所有应用链连接到枢纽并进行互操作,这样问题的复杂程度就从 N2* 降为 N。最终形成一个无限拓展的价值互联网。
IRIS Hub,Irisnet 的主网,也是 Cosmos 生态中第一个上线的 Hub,最近也宣布了与 BSN 的合作,前段时间二级市场的表现非常吸睛。
去中心化交易平台——Binance Chain
随着 Uniswap 成为新的资产发行平台,行业对 DEX 的态度已经从不关心,到非常关注,在高额手续费的背景下,Uniswap 日交易量还能有 1.3 亿美金,足以说明 DEX 领域的热度。
同样,Cosmos 也不缺少 DEX 生态。
在 Cosmos 生态中最知名的项目,应该就是币安和 OKEx 的 DEX 链了。之所以币安和 OKEx 会选择加入 Cosmos 生态,很大一部分原因要归功于 Cosmos 的应用开发套件 Cosmos SDK。
Cosmos SDK 使开发一条应用链极其简单,模块化的设计让开发者可以专心于顶层应用逻辑设计。底层 Tendermint Core 包含了信息传输层和共识协议层,这让开发者剩下很多力气。并且其 Tendermint 基础共识引擎有着极高的安全性和吞吐量,基本可能满足各类应用的需求。
币安在选择使用 Cosmos SDK 开发其去中心化交易所链 Binance Chain 后,在今年 4 月,币安宣布开发与 Binance Chain 平行的装载虚拟机的智能合约链 Binance Smart Chain,意图很明显,币安想要尽快发展自己的 DeFi 生态。
去中心化稳定币——Terra
这可能是 Cosmos 生态最有意思的板块。可能很少有人关注过这个项目,但手握 Polychain Capital、1kx,以及三大所总共 3200 万美金融资的 Terra 最近在二级市场势头很猛。
从某种意义上讲,Terra 是第二代去中心化稳定币,因为它把稳定币看作了一个经济体。
像 USDT 这样的中心化稳定币背后的逻辑,是每一单位的链上稳定币背后都应有一单位的法币进行价值支撑。稳定币的价格是由市场行为所决定的,市场中的套利者尝试将稳定币的价格与其锚定的法币价格保持一致。然而当市场发生巨幅震荡时,稳定币价格十分容易严重脱钩,比如 3 月 12 日的 USDT。
而去中心化稳定币就不会出现这些问题,链上协议层会自行吸收市场所带来的价格波动并保持其价格平稳。
Terra 采用的是双代币系统:Luna 是 Terra 区块链上的原生功能型代币,Terra 是稳定币。由于法币的区域性极强,Terra 会推出锚定多国主要法币的各种不同稳定币,其中包括:USD、EUR、CNY、JPY、GBP、KRW 以及 IMF SDR。未来还会有更多国家的法币经投票后被纳入其中。
如果将 Terra 看做一个经济系统,本质上 Luna 就是这个经济系统中的货币。经济系统内所有经济活动都是围绕着 Terra 稳定币所展开的。众所周知,政府调控经济的手段通常有两种: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Terra 链上的协议有效地运用 Luna 去贯彻了这两种调控政策,以此来稳定货币体系和促进经济增长。
我们先看货币政策。
在 Terra 经济系统中,保持 Terra 稳定币的价格稳定是及其重要的一点。Terra 协议以货币(Luna)紧缩和货币(Luna)宽松两种方式来调控 Terra 的价格。
当 Terra 价格高于锚定价格时,系统将印铸更多 Terra 流入市场并同时赚取 Luna。随着市场上的 Terra 逐渐增多,其价格将会回归到锚定价格。所有市场参与者都可在 Terra 价格偏离时与系统进行无风险套利。
当 Terra 稳定币价格低于锚定法币价格时,系统将印铸更多 Luna 并回购销毁 Terra,以此减少市场上的流通 Terra 来推高其价格并使其回到锚定价格。
例如:
当 1 TerraUSD>$1 时,用户或套利者可以用价值为$1 的 Luna 向系统换取 1 TerraUSD。
当 1 TerraUSD<$1 时,用户或套利者可以用 1 TerraUSD 向系统换取价值为$1 的 Luna。
此货币政策应用了 Luna 的弹性供给,对 Terra 的价格波动有效地进行了规避。Terra 经济系统中的另一个货币政策是对于新铸流入市场的 Terra 收取一定比例的铸币税。每当系统印铸新的 Terra 进入市场并收取 Luna 时,一部分收取的 Luna 将被销毁以确保 Luna 的稀缺性,剩下的部分将会进入财政金库以供财政支出。
同时 Terra 还有财政调控政策。
为了进一步扩张 Terra 生态,拉动链内内需,Terra 将会推出自己的金融 DApp 平台。通常来说扩张性财政政策是指政府使用财政收入来刺激经济增长,其中有一点就是对各类企业实体进行补贴。在 Terra 经济系统内,财政金库中的 Luna 将会主要被用于资助补贴平台上的各类金融 DApp。随着生态的扩张,DApp 数量的增加,Terra 稳定币将得到更广泛的使用并创造更多价值。
财政支出的分配将取决于被资助 DApp(1)是否有丰富的经济活动,(2)是否能有效地使用资金。
刺激 DApp 平台的生态所带来的 Terra 使用量增长将直接推动 Luna 的需求量。如果将 Terra 经济体中 Luna 视为货币,DApp 视为各类实体,Terra 稳定币则可视为实体间经济活动所需资源。当各实体经济活动频繁,所需资源(Terra)就会越多,才能产出更多价值。Terra 经济体中的 GDP 就是资源(Terra 稳定币)所创作的价值,如果将其量化,那么就是使用 Terra 稳定币进行的交易总量。当经济体不断繁荣增长,实体(DApp)不断增多,更多的资源(Terra)需要被注入进经济体,其货币(Luna)也将会更加坚挺并被得到更多的共识,最终得到内在价值的提升。
预言机——Band
预言机板块的疯狂,相信所有人都感受到了,眼看着 Chainlink 从个位数涨到了两位数,Cosmos 生态的 Band Protocol 在二级市场也收到了极大关注,一个周末,涨了三倍。
在 19 年 2 月拿到了 300 万美金由红杉印度领投的种子轮后,Band 团队一直在默默搞开发。直到半年后在币安 Launch Pad 上线,才让人们真正认识到这个来自泰国的预言机项目。
当初,Band 团队是在 Cosmos 和 Polkadot 之间犹豫的,最终之所以选择了 Cosmos 而不是 Polkadot,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 Polkadot 的 Slot(插槽)实在太贵了,租用一个 Slot 的成本过高,十分不利于一个项目的冷启动。
虽然选择 Cosmos 就意味着需要自己去布节点,但是运行节点并做质押已经成为了一个很成熟的产业(SaaS:Staking As A Service),许多公司会专门运行 PoS 项目的节点,并收取质押者的佣金,同时自己也会做一部分质押。所以或许对于项目方来说,与这些 SaaS 的公司合作可能会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去中心化借贷——Kava
对于用户来说,以太坊现在繁荣的 DeFi 只有一个问题,就是网络拥堵、gas 费太贵。虽然有类似于 EIP1559 的方案针对交易费率波动进行了探讨,但想在社区内通过这个提案并不容易。
而相比之下,Cosmos 链上的 DeFi,会单独将项目以一条应用链的形式呈现出来。比如 Kava。
首先,吞吐量不再是问题,用户使用成本的降低优化了用户体验。更重要的是,每条应用链都是自治的。如果应用出现了任何问题,或是有任何迭代更新需求,只要通过本应用链社区的同意就可以直接执行,然而运行在以太坊上的智能合约却完全做不到。
为了刺激用户使用 KAVA 借贷生成的稳定币 USDX,KAVA 成长基金拿出了 3848000 枚 KAVA 币作为奖励,分发给使用 BNB 抵押借出 USDX 的用户。现在平台上已经抵押了将近价值 2300 万美金的 BNB。
去中心化自治组织——Aragon
Aragon 是目前最被认可的 DAO 项目,目前已经吸引了超过 1400 个团队建立 DAO 项目,在 Aragon 的池子中,共存储了 1900 万美金。
Aragon 的共识有多高呢?随便举个例子,Decentraland 在社区投票希望做一个 DAO 出来,投票选项只有两个:选择 Aragon 做 DAO,或者选择其他工具。投票结果是 Aragon 无抵抗胜出。
在决定发链时,Aragon 也在 Cosmos 和 Polkadot 之间徘徊了一下,最终还是 Cosmos 的基础设施吸引了 Aragon,决定成为 Cosmos 生态中的一条链。
这一年静默的时间里,Cosmos 生态在慢慢变得成熟,从新一代稳定币 Terra 到备受用户共识的 Aragon。随着 IBC 开发的完成,Cosmos 生态的潜能也会被慢慢激发。
用户可以自由地从自己的钱包进入到 WEB3.0 的世界享受各类应用链所带来的便捷体验。当用户有资产交易需求时,DEX 链会给交易者提供充足的资产流动性。当用户有社交需求时,功能性社交链能够帮你排忧解难。不光如此,各类企业级应用链也已就绪,随时准备着为各类企业提供各类服务(如:隐私计算,企业沟通…)。各式基础设施类应用链(如:预言机)更是为应用链间交互去除了一切的障碍。
或许在不久的将来,跨链赛道的项目,像 Cosmos,会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