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陆
正在加载
Taker(主动成交)和Maker(被动成交)有哪些区别?
互联网 · 2020-04-01 15:53:02

说到Maker和Taker。混迹币圈多年的老韭菜也许能够分得清概念,但是真正收取交易费时,不一定能够分清自己的身份。58社区就经常有投资者咨询:“为何我挂单,手续费却按照吃单的额度收取?”

那么,Maker和Taker到底怎么分辨?有人说简单,前者是流动性提供者,后者是流动性提取者。理论很美好,具体到实际场景,一个字——难!很难!非常难!

image.png

Maker和Taker到底什么鬼?

与其他投资市场不同的是,合约交易手续费是针对两种不同状态收取——Taker(也称主动成交)和Maker(被动成交),这些都是什么意思呢?

Maker,就是深度制造者。很简单,如果你下一个委托单,因为价格高或低,不能和已有的委托马上成交,那么你的委托就会被加入到交易所的深度里。这样你就为交易所提供了深度,即通俗意义上的挂单,也可以理解为“在深度区里挂住了的单子的一方”,不过这里需要提醒下有些单子虽然挂住了,但前台并不显示,那么这个单子还处于排队状态。

Taker,就是拿走深度的一方。也很简单,如果你的委托单和已有的委托马上成交,那么你的委托会“拿走”深度,也就是通俗意义上的吃单,可以理解为“吃掉深度区单子的一方”。

到底是taker还是maker,看成交时的状态!

重要的是, Taker还是Maker并不是根据你下单时的状态判断的,主要是看成交时的状态。这也就解释了上述投资者的疑问。

上述用户的疑问是:“同样是挂单,手续费的差距怎么那么大呢?”但是根据该用户下单时的价格推断,平仓下单时(10:06)BTCUSDT合约的开盘价为10313.16刀,最高价为10315.00刀,而当时该用户的平仓价显示为10310刀,也就是说该用户下单时就直接与深度中的委托单成交了,并不是他自己所说的挂单,他真实状态是提取流动性,是Taker,所以便不再是收取maker的万2,而是收取作为taker的万3(了解更多费率详情可点击:58交易所产品费率总表)

三大场景下 Taker、Maker较为明确

详细来说,合约交易的委托单分为市价和限价。市价是按当时市场价格即刻成交的指令。限价则是指执行时必须按照限定价格或限定价格范围内的最优价格成交的指令。所以下达限价指令时,您所输入的价位其实代表一个价格区间。

可以肯定的是,市价单的状态都是Taker,不存在身份的转换。

而在限价的情况下,如果你下的限价单进入撮合时,不能和已有的委托马上成交,则该笔委托进入深度,等待成交,即您的身份为Maker。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币圈行情瞬息万变,尤其是行情大幅上涨或者下跌时,由于追逐财富效应的影响,投资者交易情绪高涨,会产生大量的委托单进入深度区。因此,在委托单瞬时大量增加的情况下,用户下单状态就有可能发生转换。

即限价下单时深度区没有与之匹配的委托单,此时您的身份为Maker,但是在确认成交时瞬时出现了限定价格或者限定价格范围内的最优价格,并与之成交,此时您的身份则由Maker转换为Taker。

所以需要提醒用户的是,在开平仓时,输入了限定交易价格区间,只是下单,并不能说明您的身份就是Maker,决定收取手续费的决定因素是最后成交时的状态(了解更多费率详情可点击:58交易所产品费率总表)

干货总结:

Taker场景:

1、市价下单;

2、限价下单,下单后立即与深度区的委托单成交的;

Maker场景:限价单中,下单后,没有立即成交,成为委托单进入深度区的;

Maker转换为Taker场景:下单时深度区没有与之匹配的委托单,此时您的身份为Maker,但是随后瞬时出现了与之相符的委托单并成交,此时您的身份则由Maker转换为Taker。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在使用本网站的信息时应自行判断和承担风险。币界网不对用户因使用本网站信息而导致的任何损失负责。用户在进行任何投资活动前应自行进行调查和研究,并谨慎决策。币界网不对用户基于本网站信息做出的任何投资决策负责。用户在本网站发布的任何内容均由其个人负责,与币界网无关。
免责声明:本网站、超链接、相关应用程序、论坛、博客等媒体账户以及其他平台和用户发布的所有内容均来源于第三方平台及平台用户。币界网对于网站及其内容不作任何类型的保证,网站所有区块链相关数据以及其他内容资料仅供用户学习及研究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法律等其他领域的建议和依据。币界网用户以及其他第三方平台在本网站发布的任何内容均由其个人负责,与币界网无关。币界网不对任何因使用本网站信息而导致的任何损失负责。您需谨慎使用相关数据及内容,并自行承担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强烈建议您独自对内容进行研究、审查、分析和验证。
s_logo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