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以太坊提出了智能合约的概念以后,去中心化金融 (DeFi: Decentralized Finance) 就一直被作为最重要的应用之一。想象以下场景: 你把钱存在一个完全去中心化的“银行”里,每年有百分之十的利息,而且你随时都可以取出来。你想打钱到其他人的账户只需要一分钟不到,而且那个人可能跟你不在一个国家。你想要交易其他的货币,不需要各种复杂的身份认证,只需要有一台电脑和网络即可。这样的场景是不是很方便?
目前传统金融能做到的事情,几乎都可以在区块链上做到,比如交易所,借贷,金融衍生物,保险等等。DeFi 虽然还是在很初步的阶段,已经展示了其无穷的潜力。前段时间去中心化交易所Uniswap 的日交易量首次超过美国最大的中心化交易所之一 Coinbase Pro。流动性挖矿就是去中心化交易所(DEX)中的一个概念。
最早人们想把交易所去中心化,思路上还是通过传统的订单薄(order book) 来进行的。也就是说用户下订单,然后系统帮忙撮合。但是这样的最大问题在于流动性不够。相比传统的交易所,用户往往需要等很久才可能交易成功,而大宗交易更是几乎很难实现。直到后来人们提出来了流动性池子(liquility pool)的概念,才让去中心化交易所具有了实用性。
在DEX中有两种角色: 流动性提供者(liquilidy provider, 简称LP), 以及一般的交易者,包括套利者。LP通过提供流动性赚取交易的手续费。以Uniswap为例,每一笔交易有0.3%的手续费会作为LP提供流动性的报酬。矿池除了有交易费还有其他不同的激励机制,这样很多人才愿意把他们的代币放入到流动性池子里。
流动性是指一种资产在市场上以稳定的价格快速被买入或卖出的程度,这种价格最终反映了该资产的内在价值。资产的流动性越强,价格发现的自然过程就越容易发生,最终使市场更有效。
除此之外,流动性还包含了另外一个层面的含义,就是资产可以迅速,甚至是秒级,从一种状态流动变迁到另外一种状态(俗称“变现”),而在流动前后资产的价值没有较大的打折损耗。显而易见的是,流动性对于企业家和投资者都是一个刚需。没有流动性的资产,其价格往往是虚假而无法验证的。号称回报若干倍的基金,如果没有流动性,实际可能只是个自欺欺人的骗局。
传统上流动性的产生需要很多中介机构、会计师、律师、分析师、投资银行家、风险投资家、交易所等等,再加上监管机构,这都给流动性的产生增加了很多成本障碍和时间上的延迟。这种障碍给小企业和创业者形成了一个发展悖论,即:只有获得流动性的支持才能做大,而没有做大之前,很难获得流动性。很多外表光鲜的企业,无非是在流动性的获取上有着某种垄断的优势而已,但内在业务和管理水平其实可能一塌糊涂。这种现状让很多企业家把精力本末倒置,主要放在获取流动性的折腾上,而不是专注技术和业务本身。
在数字货币交易市场,各类资产及金融衍生品的流动性同样重要,去中心化的流动性创新,是区块链技术发展的一条主线,导致交易摩擦,交易费用不断下降,交易的选择和方式越来越多,有了源源不断的去中心化流动性,就会吸引源源不断的开发者,创造源源不断的新应用。新应用带来更高的效率和收益分享给投资者,则会进一步吸引更多的流动性和新包装的资产上链。
流动性挖矿(Liquidity Mining)在2017年10月由IDEX率先推出,在2019年7月由Synthetix 完善,并于2020年6月由Compound大规模实施。流动性挖矿聚合了数十种不同的DeFi协议,被认为是去中心金融模式下分配通证的更优解。
在币圈,全民挖矿早已经成全体用户的流行态势,所谓挖矿即是用用户持有的资源换取某种中心化代币的行为方式。而流动性挖矿本质上是一种网络参与策略,用户向协议提供资金,以换取该协议的原生通证。几年前,CoinFund的杰克•布鲁克曼(Jake Brukhman)提到了该词,他在讨论供给端网络的参与度时谈到了“广义挖矿”。
流动性挖矿的特异性在于,网络有特定的要求,即用户不需要购买通证,但是必须通过流动性供应获得通证奖励。通证通常是一种治理通证,可以让持有者对协议的各项参数(包括价值捕获机制)投票。许多人经常将其称为“Yield Farming”,虽然这些术语经常互换使用,但Yield Farming并不需要一个通证(例如,Uniswap 去中心化交易所上的流动性提供者的收益就仅来自于交易所收取的手续费)。
但也不是所有的流动性挖矿项目都是一样的设计和目的。至少目前的流动性挖矿模式做到了公平启动、去中心化的协议编写和增长型/通胀型的营销。公平启动主要目标是通过一些客观的标准(例如成为协议的活跃用户)来分配大部分的通证,而不是直接销售,并确保每个人都有平等的机会来获得通证。去中心化的协议编写主要目标是逐步实现社区所有权并尽量减少资金管理。增长型/通胀型的营销主要目标是在一段时间内激励特定的用户行为。
流动性挖矿虽然跟去中心交易平台(DEX) 以及DeFi现象息息相关,但是单纯给一个差劲的项目赋予流动性挖矿并不能让它变得更好。Compound、Curve 和 Uniswap 目前发展势头良好,是因为创始团队在推出项目之前就有了一个有效且有用的协议,这使得用户一开始就更容易想要参与流动性挖矿项目。流动性的增加进入一个良性循环。参与交易者越多,流动性挖矿者获得的收益越多,交易损耗越小,进而吸引更多的流动性。
Uniswap 作为目前以太坊上最大的去中心化交易所,2018年11月开始在以太坊的主网上运营。其创始人 Hayden Adams, 原为西门子的机械工程师,这是他大学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2017年六月他被西门子解雇后转而进入区块链行业, 将近一年时间都是靠自己的微薄积蓄苦苦挣扎,直到2018年七月他的项目获得以太坊基金会的资助。
Uniswap属于所谓的“自动做市商”(Automated Market Makers),通过智能合约让交易者自动置换资产,同时收取0.3%的交易费用分享给流动性提供者,即为流动性挖矿。智能合约的优点是完全自动化,无需中心交易所化繁琐的注册手续。但对流动性挖矿者目前也存在合约安全性和所谓“非永久性亏损/无偿损失”(Impermanent Loss) 之类的风险。
Uniswap作为一个基于代币池和流动性挖矿的DEX,代币池和前文所述的Compound差不多,不过Uniswap作为一个交易所,支持币种和代币池的数量理论上是无限多的。所谓流动性挖矿就是往这些代币池里注入资金,以获得平台交易手续费的分配。
具体原理为,参加Uniswap流动性挖矿的矿工(流动性提供者),要按照1:1的价值比例往对应代币池中存入两种代币(注入流动性),例如要参与USDT/DAI交易对的挖矿,当前1 ETH = 400 DAI,则要分别往两个代币池中注入ETH和400倍数量的DAI。后续这个交易对产生的手续费,会按照矿工注入流动性的份额进行分配,另外,注入流动性时会发放一个LP通证,可以理解为凭证,不同交易对的LP 通证也不同,当提出资金(提出流动性)时,本金和收益会发放到钱包,LP通证也随之销毁。Uniswap与传统DEX的不同之处在于,不是为用户提供一对一的撮合交易,而是根据代币池内的资产数额以及一个简单的公式「X × Y=K」来自动计算价格。
举例说明:公式中X、Y是指两个代币池里各自的代币数量,K是乘积,在每笔交易中相对恒定。
以USDT/DAI交易对为例,假如现在两个代币池有2 ETH和800 DAI,则K=2 × 800=1600;
如果你要使用100 DAI购买ETH,发送100 DAI到代币池中,其中0.3%会扣除作为手续费,所以实际到代币池中的数量为100×(100%-0.3%)= 99.7 DAI;
此时DAI代币池总量为800+ 99.7 = 899.7 DAI;
依照公式可以反推出ETH代币池的数量应该为1600/899.7 ≈ 1.78 ETH;
则你可以获得的ETH为2 - 1.78 =0.22 ETH;
当这笔交易完成后,交易中扣除的0.3 DAI的手续费会返回到DAI代币池中,并形成新的K值以应对下一次交易,K值会随着交易笔数的增加而慢慢提高;
此时DAI代币池总量为899.7 +0.3 = 900 DAI;
ETH代币池总量为1.78 ETH;
则新的K值为900× 1.78 = 1602。
以上就是最简单的应用。还有一种情况,假如用户想要进行交易的币种之间没有相互对应的代币池,例如想要用DAI买一个XXX币,这时系统将自动用DAI兑换ETH,再用ETH兑换XXX交付给你(是不是有点套娃的感觉?)。但是如果XXX在Uniswap上连代币池都没有,也就是没有流动性,这样则是无法交易的。
尽管流动性挖矿的优越性显而易见,包括:
更紧密的对接:通证持有人更有可能是协议用户。
更具包容性的治理:在项目中拥有所有权的用户得到激励从而帮助项目取得成功,而通过尽早分享潜在的收益,流动性挖矿加强了社区参与,并帮助协议启动或过渡到社区自治管理模式。
更快速的试错:在DeFi中,流动性即为可用性,流动性挖矿项目的反身性导致更多的资本随着通证升值而流入。这种循环增加了创新的速度,最终有利于行业的发展。
但是从市面上成熟投放和运行的项目也可以看出,流动性挖矿计划仍有几个问题需要解决。
漏洞:挖矿机制在设计和运行过程中不可避免可能仍会留下漏洞,让一些“科学家”能够抓住漏洞,越过机制。例如,在 Compound 上,递归借贷很可能导致“虚假”交易量,并挤出真正的用户。根据一些未经证实的估计数据,Compound所报告的供应价值中超过30%都是这种虚假交易量(如果有约10亿美元的供应,那就只有约7亿美元是非递归价值)。这种用户行为并不能为 Compound 提供多少价值,因为协议中的大部分流动性并不能被其他用户触达。
技术风险:安全审计的成本很高,而想要公平启动的团队,往往没有资源在事前完成审计。已经有以主网合约被发现bug、用户损失资金收场的案例。这也给那些有技术专长或资源检查合同的真实性/安全性的人带来了优势。
意外剧情:即使没有意外的bug,但如今大多数流动性挖矿项目都是由匿名创始人发起的,这使得它们成为骗子的完美温床。这些恶意行为者可以利用这些合约,比如像Hotdog一样调用内部函数增发或者转移数字资产,或者干脆像Yam一样宣称代码有问题,然后给整个社区带来恐慌情绪导致项目数十小时内崩盘 ,因此对于散户参与者来说,流动性挖矿仍然是一个危险的游戏。
信息不对称:虽然所有搭载流动性挖矿的DeFi项目目的是为了公平分配——至少宣称是只为了公平,但团队成员很可能在流动性挖矿计划开始的前几分钟/几小时内占得先机,而很多技术实力强劲的科学家和业内高手都能通过蛛丝马迹获得头矿的先发优势,这就导致了相对于散户而言的不公平优势。
Gas成本:以太坊高昂的Gas费用往往会让小参与者“出局”,把流动性挖矿项目留给那些付得起Gas费用的人。这伤害了通证发行和价值较低的项目,比如那些专注NFT和游戏的项目。
针对流动性挖矿模式的这些痛点,很多中心化交易所也在积极行动,组织起了有效的反击,一方面率先上线市场上热度较高的优质DeFi币种,另一方面创新性地推出了多款产品,比如DeFi流动性挖矿、交易所平台币的质押挖矿等,这些产品从降低参与门槛、提高灵活性等方面,构建起了大众级的DeFi入口。
以流动性挖矿为例,很多交易平台不仅陆续接入Compound、Curve、YFI、YFII、Uniswap等DeFi协议,还接入LP聚合挖矿模式。在传统的流动性挖矿模式中,用户不仅要熟悉钱包、各类转账的方法,还要牢记私钥、助记词,学会使用Metamask等连接钱包的辅助工具,操作流程十分复杂,还要承担高昂的Gas费用,以及因操作失误造成的资产损失。而聚合挖矿模式下,用户可以一键参与DeFi流动性挖矿,随时存取,且不用额外承担Gas费用。这其实是通过CeFi与DeFi的结合,让更多的人在资产层面享受到DeFi发展的红利。
鉴于DeFi和AMM的发展,流动性挖矿目前俨然已经成了行业前沿必须涉及到的话题,它为用户提供一种新的、更简单的方式来为交易对提供流动性。然而,AMM并不容易促进价格发现的过程,因为套利者必须依靠中心化的市场才能知道资产的价格何时发生了变化。虽然在DEX上有几种更高效的价格发现、风险管理和资金效率的解决方案,但在通过买卖双方的互动来确定资产的自然价格时,中心化订单仍然是最高效的。流动性挖矿是否能够持续搭载DeFi,助力DEX走得更远更稳?还是短暂的高光之后归于尘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