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2号,流氓创业者Dan Larimer(ByteMaster, 即BM) 被一个突如其来的疯狂念头轰了一下头,等他缓过神来,他意识到自己创造了Bit-USD——比特股创世之匙。当天日落之前,他完成了比特股原始白皮书的改写工作,然后把整套全新的概念发布在了bitcointalk.org上:Creating a Fiat/Bitcoin Exchange without Fiat Deposits。
接下来的五个多星期,BM在论坛进行了一系列激烈的讨论,在辩论过程中不断完善和细化整个理论体系。讨论中,BM碰到了Charles Hoskinson,在Hoskinson的帮助下,他们一起审定比特股的设计理念,形成了商业计划的雏形。Charles把这个商业计划介绍给了来自中国的投资者——李笑来,说服他同意投资这个项目。
2013年7月4号,美国独立纪念日当天,Invictus Innovations公司在维吉尼亚州正式成立。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BM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公司创建和文稿发表上。很多文章都可以在bitsharestalk.org的Advice, Tutorials, and General References for Newbies板块上找到。
2013年9月,BM在letstalkbitcoin.com上发布了两篇极具开创性的文章:
Overpaying for Security
Bitcoin and the Three Laws of Robotics
就此,分布式自治公司(DAC)的概念宣告正式面世。
在2013年10月的亚特兰大比特币峰会上,通过Hoskinson和Larimer的报告,Invictus 公司将比特股的美好蓝图介绍给了大家。也正是通过这场峰会, Keyhotee 计划正式进入公众视野:一个集多方钱包、通讯以及 DAC应用接口于一身的创新技术。 其中,DAC应用接口旨在保护隐私,也有助于比特股技术在加密货币圈外的推广。
但是,Larimer 和Hoskinson也就此分手,同时他们达成君子协议,不对外透露任何相关信息。而在外界看来,在此之前他们之间并未没有发生任何不快。唯一的官方声明来自公司CEO 沈波:BitSharestalk。
沈波表示,Charles提出辞职,董事会和投资者一致同意了他的辞呈,并附了一张Charles,Larimer 和沈波的合影。
左起:Charles Hoskinson, Vitalik Buterin, Stan Larimer, Bo Shen
我们都认为Charles是有史以来最优秀的交易人(dealmaker), 也非常想念他在盟友招募方面的眼光和天赋。毫无疑问,他的才能会帮助他新组建的以太坊团队大获成功。
尽管遭受了一些损失,迄今为止,我们月月更新的速度迎来了一系列革命性的创新成果,所有的行动都在不断制造热度,很快就将迎来爆点。
第一个爆点,是原型股(PTS)……
原型股(以前称作ProtoShares, 即PTS)在发布后很短时间内就成为了一个行业搅局者的角色,这远远超出我们的设计初衷。事实上,在前一个月的开发取得突破之前,我们遇到了很多机遇、吸取了很多教训,当然,也出了相当多纰漏,而后续的每一个惊人创新都源自我们对这些状况的合理应对。需求是发明之母。我希望我们可以豪言一切尽在掌握,但是,没有任何一个商业计划能够在与市场的第一次碰撞中就存活下来,我们仅仅是一群幸运的机会主义者。
原型股PTS
最初,我们只是想为对首个初创项目——比特股X感兴趣的用户服务,为他们提供一个可以尽早开始挖矿和交易的途径。比特股X最早被视为一个嵌入式商务系统中的代币,整个系统赋予了其价值,绝不仅是某种文化基因式的投机价值或某种替代技术的应用价值。在这个案例里,比特股X是一家无人自治公司,一家去中心化银行和交易所。
是的,你拥有的加密货币里存在一家银行,而不是银行里边存着你的币。
毫无疑问的是,这种二代加密货币项目需要相当长时间的建设过程,而早期用户越来越失去耐心。所以我们的计划是先通过简单克隆比特币代码,为用户提供一种原型股,待比特股X正式链发布后,再将原型股升级到比特股 X。我们会匹配原型股持有者的公钥,将10%比例的初始比特股分配给相应PTS账户,给予他们相同数量比特股的控制权。原始股的概念就这样诞生了。
我们设想了很多种激动人心的原始股用途。例如:
可以用做一种新的投资方式,将以往对某个创意的投资,分离为对某个创意的单个或多个应用场景的投资。
可以用作一种激励策略,鼓励竞争对手建立合作,因为他们都可以是一个创意项目的共同持股人。
以预测市场为基础验证创意价值,可以用作新的审查项目和吸引投资的方式。
用作开发者吸引创意投资的新方式,不断地展示自己可以成功实现创意同时带给投资者可观的收益,借此来募集资金。
让那些有好创意却苦于没有能力落实的人,可以分享创意,最终交由他人成功实现后,也能分得一碗羹。
给整个社区提供一个途径,用一种大家认为较为公平的方式参与到“预挖矿”中(例如无人自治公司,从第一天开始就必须保有足够量的流通代币保证运行,同时具备足够的公信力保证交易市场深度)。
用更柔和的“软分叉”方式升级两个分布式自治公司版本,对是否将系统价值从旧版本迁移至新版本以及何时迁移这样的问题,将决策权交给公司股东(持币者)而非公司雇员(矿工)。
一种构建社区生态的方式,让所有成员彼此协作,因为他们都因为同一个创意项目紧密联系。
所以你看,我们马上要讨论的是两种资产:原型股和比特股。不久以后,我们将要一起探讨的是整个比特股家族的其他一系列其他类型资产。我们开始把第二代的加密货币称作加密股,因为这些币更像是基于无人自治公司——比特股的股票,比特股系统赋予了它价值。
从那以后,我们开始使用这个双重隐喻:
比特币系统是控制加密货币的公司, 而比特股 是控制公司的加密货币。
当然,和一个政府创建和管理的组织相比,比特股又是一个迥然不同的股。我们用大量的类比来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它的工作机制和潜在价值。就其底层技术而言,大家可以把它当作一个普通的二代币(好吧,一种强大到令人难以置信的二代币)。
Charles Evans发表了一篇很有意思的博客,探讨这种双重隐喻: A BitRose by Any Other Name
我们提供了一份报价,悬赏征集有经验的加密货币设计工程师为我们开发PTS。一位名叫FreeTrade的开发者接手了开发任务,然后花了大约一个月的时间仿照比特币代码开发出了原型股。这是,正当我们评估代码质量之际,另一个名叫Super3的独立开发者从FreeTrade的开源代码库下载了源码,然后就把原型股运行起来了。2013年11月5日,Super3创造了历史,成为了产出PTS创世区块的矿工!
POW!一时间全世界所有人都带齐装备蜂拥而至,在此之前,这些人已经为我们一直在描述的东西热切期待了好几个月。仅仅几天过后,算力竞争开始变得异常激烈,人们就很难再用电脑独立挖矿了。一些有眼光的生意人迅速建起矿池,矿工们开始纷纷加入,然后每个人都开始租用云服务器保持竞争力。三周后,有成千上万的挖矿节点参与竞争。几个加密货币交易所也迅速上架了原型股,原型股在coinmarketcap.com上的市值排名很快冲进前十。
所以你看,我们真的从未控制原型股,它是由业界自发兴起的。我们只是描述了理应存在的构想:去中心化产业家们一夜之间将它变为现实。
当然,这个声势浩大的项目可能会与我们在最后一刻所做的一个小小的建议有些联系:我们决定将原型股作为所有去中心化自治公司的基础,而不仅仅只是比特股 X。原型股应该拥有所有我们前面所写到的所有二代币项目的股份。一次挖矿就能获得所有比特股系列产品的权益。为什么要不断地为每一个新币挖矿呢,难道就是为了获得一个“公平”的分配吗?
事实上,我们建议其他开发者也这样做。一时间原型股赢得了无数的支持者,因为它的背后远不止某一个单独的自治公司,不止自治公司某个单独的产品线。它代表的是相当大数量的自治公司产业!
原型股的价值在于,它可以自动升级成为其他系列产品股份,和比特股一样。
分布式自治公司系列
就像在微软Office 1.0中的协议,你可以免费升级Word、Excel,PowerPoint和其他的一切….. 只要微软不倒,你还在用,就可以。
对社区来说,以前要做的仅仅就是花时间帮忙为某个加密货币取一个可爱的名字,仅此而已。现在已经有了很多实实在在的应用场景可供思考,不久之后,虚拟币投机者会要求知道每一个新资产的业务案例。
想象一下!我们几乎在不经意间永远的改写了加密货币行业的历史。
然而这只是一个开始。
在接下来的几个星期,POW的缺陷表现得愈发明显,而这些问题加密货币行业早就已经意识到了。这种被标榜为“公平”的货币分发模式,显然,仍然使普通民众处在不利的地位。由于技术水平的不对等,少数人可以熟练运用和优化工具,而其他人甚至不会安装钱包;由于资金实力的不对等,少数用户可以租用成千上万的电脑来挖矿,很多人却根本没有电脑。只有小部分人受益,这些人获取大量份额的币,然后在市场倒卖获利。
现今,只要对社会有所贡献,比如开发一种新技术,利用智力天赋或财富来赚取更多的利润当然无可厚非。但是,就相关的大部分普通大众而言,加密行业的一小撮精英分子们,仅仅是在不断售卖挖来的币而已。 而大部分人无论如何都得在市场上来购买他们手中货币。
而且即使是这些精英,他们中的一部分人也只能获得很小比例的利润:市场为购买这些货币付出的资金,大部分都被浪费在了算力竞赛和能源消耗上。POW,无异于电子挖矿,不断的挖坑再填回去。整个行业听起来是有一点不可理喻的疯狂。
“等一下,不对!”比特币社区抗议说,“燃烧原始资本是我们为网络安全必须付出的代价!”除非网络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受到了保护。规模经济会驱使哈希算力持续向资本密集组织迁移,最终扼杀采矿想要保证的去中心化。
如今,大部分比特币算力都集中在少数的几个人(或矿池)手里,任意两个算力大户联合,就足以控制超过51%的算力。他们将这种合作标榜成:“为了网络系统的健康发展/正常运行”。
BM认为比特币网络可以被看作是一个非盈利的公司,而比特币则是公司的股票。因为对公司服务(高效的个人资产转移)的需求超过了供应,股票价值普遍上升。但是,同时它又是持续亏损的,即使将所有交易手续费全部支付给雇员(矿工)仍然不够。因此系统必须不断增发新币(高达12%的年度通胀)用于支付雇员工资。所以比特币网络是一家年亏损近12%的公司,而雇员们也仅仅只能获得很低比例的利润,大部分都被浪费在挖矿的支出上。
他认为消除这些雇员将是一个关键目标,一旦达成,势必能够将加密货币行业带入一个全新的时代,早就一个盈利型的加密货币产业。基于破坏性开采的加密货币最终将会被淘汰,因为他们根本无力与二代币的商业模式抗衡——能够给持有人支付股利带来盈利。挖矿模式的淘汰只是一个时间的问题。
于是,原型股革命一个月之后,12月1日左右,BM向全世界鸣响了第二枪 ,他未来的所有设计都将使用股份证明机制取代工作量证明机制:
Transactions as Proof of Stake (TAPOS) and the End of Mining
这种轻量级的免费算法,可以毫不费力地在任何人的个人电脑上运行。挖矿时代终结了。下一代加密货币将是可盈利的,系统的价值来自看得见的产出,而不是肤浅的投机需求。
现在,仅仅只需要解决一些技术问题……
或者说,Invictues 股东关键信息摘要。
维吉尼亚Invictus公司成立之初,由Charles Hoskinson出任CEO,我们的精力都放在达成主要投资人——李笑来的投资目标上。公司创办后不久李笑来就签署了认购协议,依据协议他有权在接下来的一年内以固定价格认购25%的股份。 李先生还单独购买了Charles Hoskinson持有的另外1%股份。这意味着他总股份占比为26%,他如期支付了21%款项,剩下的5%款项的支付被搁置,因为按美国相关法律规定,需完成公司重组之后才能进行。所有的这些股份都将享有同等的权利。
Invictues 团队
创建并发布比特股 X;成立一个公司去创建并发布比特股X;建立一个去中心化产业,将公司置于产业结构中来创建并发布比特股 X和更多其他产品。
我们的部分工作内容就是研究 达到这些目标需要满足的法律要求。
在研究美国法律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很多问题和不确定因素。特别是,美国法律对美国公司的股东资格有着严格的规定。
我们建议李笑来请一个信任的代理律师重新发起,创建一家公司,以满足他所有的目标同时保证能够履行他所有的承诺。咨询了李的律师和多家美国律师事务所之后,我们花费了足足六个月的时间处理所有细节。
李笑来
我们很快就准备好发布公告公布相关细节,但最重要的一点是,我们本打算在弗吉尼亚州注册Invictus Innovations Incorporated有限责任公司,最终选择落脚香港,是因为这里比在弗吉尼亚州更能够满足亚洲投资者的需求。
因此,你可以认为香港Invictus Innovations Incorporated有限责任公司是由弗吉尼亚公司迁移而来,但从法律意义上看他们是两个独立的公司,具有独立的管理体系,旨在100% 履行李先生的投资目标和应尽义务。
弗吉尼亚公司现在只处理在美国的工资造册和支付相关的小任务。合理的业务分离可以在各自的领域更加有效地迎合当地法律法规,后续我将会带来更多细节。
2014年后半页, BM显然不得不分散精力到其它项目上。人们抱着对DAC的期许捐献了AGS资金,但由于比特币的价格滑坡导致的资金短缺和Dan Larimer 的要求,大合并顺势发生。FMV、DNS被整合到BTS中,让所有开发者将精力集中到一个产品上,而不是在多个产品各自为政互相争夺用户。
大合并也直接导致了区块链支付的增加。在这之前比特股一种纯粹的通缩型区块链产品,以燃烧交易手续费的形式为持有人变相支付股息,因为流通量越来越少,意味着存量通货会逐渐升值。
因为要做最具创新性的加密货币的迫切需求,最终确定开始受托人支付。因此比特股的总量会逐渐增加,这点类似比特币的增发。增加速度的拟定原则,一方面是保证低于比特币的通胀水平,同时也传递了直接且有意义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