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hain是一个类似以太坊的公有链项目,实现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图灵完备智能合约虚拟机,在DPOS的基础上,改进创新出RDPOS共识机制(下文有详细介绍),使得其更加利于商用。链上交易性能高达1000tps(代币转账基本1秒到账),是一款简单、快速、安全的区块链平台,用户可以使用achain快速部署数字资产、智能合约等企业级的去中心化应用。
区块链几乎已经被大家说烂了,炒烂了。谈公链,谈交易所,谈炒币和投资的人有很多,但是将区块链用于实际的人却很少。目前只有一小部分人将区块链技术用于身份验证,数据交互等实际场景。市场上P2P暴雷,资金安全得不到保障,对于区块链结合供应链金融的模式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在迫切需求背后,区块链+供应链金融的模式却没有规模化的呈现,主要是因为其存在一个壁垒——区块链信息孤岛问题。
行业内解决“信息孤岛”问题的主要模式有很多,以太坊创始人V神最早在R3联盟发言时表明目前主流的跨链技术包括:公证人机制(Notary schemes);侧链/中继(Sidechains/relays);哈希锁定(Hash-locking);分布式私钥控制(Distributed private key control)。但是每个技术都存在其缺点和薄弱环节,Achain通过其独有的技术逻辑,为“信息孤岛”的解决提供了新的思路。
Achain通过分链和VEP技术解决了跨链的难题。通过分链技术形成一个若干分链。每一条分链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来做适度化定制,而分链之间通过VEP,可以交互信息和交换价值。
通过Achain的白皮书,我们可以知道在其跨链技术中最重要的就是VEP,那VEP是什么?VEP(Value Exchange Protocol)是不同区块链网络之间链接的标准协议。区块链拥有无数的节点,链接各个节点的是靠着大家的共识。假设我们把一个区块链网络当做节点,多个区块链网络之间形成连接,那么我们也需要一个新的共识机制。诚然区块链的可靠性体现在分布式的账本和分布式共识,很多人认为既然区块链已经做到公开透明,信息交互的跨链不需要其他的共识机制。
但大家往往忽略了其中最重要的一点:不同网络的平等性、可信度、利益诉求让网络协作变得困难,其次在区块链的运作模式中总会有坏节点存在。在有矛盾、有冲突需要讨论的地方,就需要一套新的共识,一套新的预定规则,这就如同现实世界中跨组织写作的法律、契约等约束。
理论概念我们了解了,那Achain的跨链技术是另辟蹊径还是将传统方式相结合呢?从协议角度来看,VEP拥有跨链验证协议,数据通信协议,资产交换协议以及奖罚机制相当于拥有了公证人机制(Notary schemes),通过协议连接不同账本并实现它们之间的协同。该协议可以包容所有记账系统的差异性,打造统一的支付标准,创造统一的传输协议。其次每条分链独立存在,而通过VEP上的智能合约链接起来,其实现的模式也可以称得上是侧链技术了。侧链连接各种链,但其连接的区块链都可以独立存在。除此之外,VEP还包括了链的注册信息,网络身份,服务识别号,种子节点信息等。用户首先需要在Achain上进行注册,确保Achain能够对该分链进行唯一识别。这相当于运用了分布式私钥控制技术,Achain通过分布式的方式完成不同区块链账本的链接以及价值交换,通过跨链协议以及记录跨链交易、链内交易的分布式账本,来实现不同区块链账本的连接以及资产的跨账本转移。多重主流跨链技术交叉重叠,形成了一个完整闭环的跨链生态。
区块链技术和现实场景的完美结合
完美的跨链技术可以解决什么问题?首先可以解决的是零售业的问题。Achain可以实现针对不同商业需求来定制相匹配的区块链。生产商、分销商可以在区块链技术的帮助下实现更好的协作。例如:分销商可以为生产商提供供求信息,以及当前流行趋势,为生产商的生产决策提供指导,生产商可以为分销商提供产品的详细信息,双方可以通过区块链实现信息互通,做出正确决策。而在这之前,同一生态中不同角色之间难以协作,一是很难确保信息的真实可信,二是没有价值交换。
Achain的跨链技术对零售商来说是完全行得通的,且可以利用区块链来解决信息孤岛。但是区块链与实际场景相结合并不只限于零售商。对目前来说将区块链用于供应链金融是其跨链技术的难点之一,金融行业数据之繁琐,变化之快,相应效率需求之高一直都难以解决。如果说考验一个跨链技术是否完善,看其在金融行业的实际运用就可以了。
众所周知,供应链金融苦于信息不对称问题已久,传统供应链金融模式存在无法避免的问题和冲突:企业恶意篡改订单申请贷款,偏远地带客户逾期信息无法记录于网络信息中。哪怕优质的客户,也会因为其所在地或出生地在征信高位地区(如福建莆田)而被直接拦截。一个全然依靠大数据的供应链金融急需解决目前的信息不对称,信息篡改风险,信息难以获取的问题。跨链技术应用于供应链金融,如果能够实际运行将会极大提升供应链金融的效率。但Achain的跨链生态可以完全解决该问题么?
Achain的跨链生态可以建立出一个仓储、物流、数字票据和企业征信区块链+供应链金融的平台,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金融机构可以共享货物、仓储、物流和应收账款等信息,从而构建出一个信息完全打通的区块链网络。
以供应链金融区块链为例,供应商构建供应商区块链,采购商构建采购商区块链,双方通过跨链实现不同区块链之间的信息互通,在打通的区块链网络中实现订单交易。根据区块链不可篡改的特性,这些订单都是真实可信的。然后订单信息接入银行系统,基于去中心化的信任机制,可以放款给供应商,让供应商去生产。其中不同链的信息交互,就需要用到跨链技术。
实际生活中供应商的维度和地区比较分散,有很多的层级和分公司,将所有的采购订单和合同放到区块链中,再接入银行的系统,银行就可以通过链上的信息做出判断,准确地投入资金,降低资金成本风险。通过跨链技术可以打通供应商、采购商、银行的信息,让信息公开透明,降低了金融的风控风险,大大减少信息诈骗问题。
从实现角度来看,Achain的跨链技术和生态已经完备成熟,但技术需要智能合约的支持。传统的智能合约,仅限链上数据的输入和输出,但是这样只能支持一些简单的应用场景,无法满足跨链技术数据交互问题;链上、链下数据状态的变化做出事件响应。现实世界中的商业应用大多非常复杂,这种复杂体现在数据结构和逻辑规则上。如果该问题不被解决,哪怕其跨链技术逻辑再强大,假设可能性大,也无法变现,Achain要如何定义一个新的智能合约来解决该难题?根据其白皮书上所描述的,Achain在顶层设计上做了两方面准备,一是将潜在应用抽象,提取通用需求,提前设计好API接口和数据化结构。预先设想有哪些问题,提前做好结构和数据化的准备诚然可以实现部分交互问题,但是现实世界突发事件之多,事态响应的速度,事情发展的变化,都无法一一罗列,考虑详细。Achain在设计时也考虑到这一个现实的问题,选取了一种图灵完备语言,尽可能去逼近物理世界中的规则。
Achain选用了Lua这种图灵完备的编程语言,其编译器和字节码虚拟机在区块链中做了针对性设计和优化。合约的设计也分为5个生命周期:创建Lua源码;编译器将源码编译为gpc字节码;用gpc字节码注册临时合约并向合约充值;调用合约API;升级或销毁合约。再好的编程语言都会有结构上的漏洞,为了更稳定地执行合约,Achain建构了LVM模块。
通过架构图,明显可以发现合约通过Console-User用户控制台来进行编写,传递给Cli,Cli接受到该命令后进行命令处理,并传入到中间层Mid-Ware。同时Cli也将底层处理完的结果再反馈回Console-User控制台。架构图右边的PRC模块主要负责接受来区块链网络的Lua执行请求,并将请求发送到中间层,待合约执行完成之后将结果返回给区块链网络。中间层Mid-Ware负责将Cli和RPC两边传来的命令和请求同步传递给底层的Lua编译器和执行器进行编译,执行。并且将编译执行结果返回。形成一个有效的闭环,可以实时响应事件。
单一的语言会造成编译壁垒,然而LVM还支持C#,Java,solidity(以太合约编辑语言)等高级语言的编写,使不同平台的开发者都能够参与进来。
谈跨链技术、区块链技术不谈共识,那就是耍流氓。作为一个成熟的公链,Achain拥有自己的共识机制,然而共识离不开经济手段——Token的支持。Achain把其Token命名为ACT,每一个ACT持有者称之为权益人,根据ACT持有数量分配响应的投票权重。代理节点由权益人投票选出。票数最多的前99个代理依次轮流验证交易,顺序由所有代理节点共同决定,并保证无法被篡改。代理正常工作可以获收益,反之工作异常或不工作,则会受到惩罚。一个完备的共识机制,可以有效的制约用户行为,创造一个良好的区块链生态。
通过智能合约,跨链技术的支撑Achain将打造一个无边界的区块链世界。区块链将可以直接运用在实际的项目和场景中,渗透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从实际运用的角度,Achain是拥有巨大发展潜力的。
然而中国对目前区块链的态度一方面是希望其运用发展落地,另一方面是禁止行业的一些不规范的地方,在无监管的状态下,一个拥有高科技的公链会不会成为一个行业垄断的壁垒,最终走向独裁的道路?至少Achain不会。早在18年3月,创始人Tony Cui就明确的表示,随时可以将自己的技术献给国家。有随时让国家监管的底气,Achain不仅技术无懈可击,存在道德风险的可能性也微乎其微。
将技术落于实际,将监管公开大众,Achain绝对可以打造一个无边界的区块链世界。在未来的生活中,将会有更多的生活场景将与区块链结合。在阿姆斯特朗登月前,人类登月不过是一个设想;在Achain之后,无边界区块链将成为一个新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