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刷新所有人三观的事件——韩国“N号房”震惊全球。当然,这样的事件,并非个案。当全世界各国人民都在严厉声讨恶性事件时,主流货币躺枪了,所有的虚拟货币成为了事件的始俑者。据报道,犯罪份子以比特币、以太坊、门罗币等虚拟数字货币进行交易。
韩国的“赵博士”通过加密社交软件Telegram,利用虚拟货币交易的形式,在网络上大肆贩卖传播违法视频。这个事件涉及人数高达26万人,就连韩国总统也下达了命令,要彻查“N号房”事件,要求警方调查聊天群内的所有涉案人员。
这次事件,把Telegram和数字货币同时推上了风口浪尖。Telegram是2013年由精神小伙杜洛夫兄弟创立,通过端对端加密了保护私人谈话不被第三方窥探又保护了个人数据不受第三方(如营销人员、广告商等)的利用。
这个软件在2018年因拒绝为俄罗斯政府提供用户数据,被俄罗斯政府封杀,所以,这样一个隐私“绝对保密”的软件,其实也为违法犯罪筑起了城墙。所以才有了让用户为所欲为的“N号房”事件。
2009年,第一个比特币诞生以来,随着比特币价格的不断上涨而被世人所熟知。凡事都有着双面性,比特币作为区块链的底层技术,它的价值增涨离不开暗网的兴起。有人说,如果离开了暗网,比特币发展的这么多年,或许只是一串数字而已。因为暗网的“繁荣”,导致了比特币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保持着增长的态势。比特币的去中心化、匿名性、无国界、无语言等多重因素,让暗网的生意持续火爆,当监管力度不够或者追踪困难,对犯罪分子的隐私保护起来,那么暗网上的交易成为了不法分子的首选之地。
韩国“N号房”事件,正是采用了数字加密货币的支付方式。并且,他们的日常社群式聊天的工具选择的是Telegram,用户可以相互交换加密消息,提供的是非常安全的隐私功能。这给整个事件带来了侦查的难度。
尽管区块链技术越来越受到各国的追捧,已经上升为各国竞争战略上的博弈,但以市场上的体量来看,并没有大范围的普及开来,或许,这还需要所有人的共同推进以及时间的沉淀。然而,加密市场频频出现的负面讯息,在技术还未稳定的情况下,会给市场带来更多不利的因素。比如,FCoin跑路事件,已经在湖南立案。
N号房事件引起韩国民众挞伐,至少有250万人上青瓦台连署请愿公开犯罪者及26万名会员身份,而赵主彬使用的社群软件Telegram也成了众矢之的,“退出N号房”、“注销Telegram”及删除“Telegram博士房足迹”等关键字都登上了韩国各大网站的热搜榜。
Telegram在2013年上线,截至今日已有超过2亿用户,其优势为群组隐私高,还有许多免费贴图可以使用,甚至云端存取的功能也相当方便。
Telegram还有类似阅后即焚的信息加密功能,当你进入“秘密聊天”模式,所有的私信都能设定秒数,对方打开信息后便会开始倒数,时间一到信息即焚,且这些秘密聊天室都不允许手机截图。
极高的隐匿性也成了币圈的爱用软件,几乎各大交易所都有自己的专属群组与频道。
然而,由于加密货币又不幸成为犯罪者使用的工具,韩国的民怨也烧到了各种区块链项目身上。
从比特币开始,加密货币已走过了11个年头。尽管现在大多数人听说过比特币,却很难了解其中的运作原理。此外,由于相对高的匿名性,加密货币也常常被视为网络安全漏洞,不时受到主流机构、媒体的批评。
那么数字货币在这其中又是怎么回事呢?在这样一个加密的端对端社交软件,这样一个号称追求自由的平台上,天然具有加密属性的数字货币充当了交易工具。
所以,在这样一个都是加密的环境里,上演了一出丑剧,一群人的快乐却建立在另一群人的痛苦之上。这种存在着却被明目张胆地忽视着的“恶”,真是让人触目惊心。
另外,这也给警方的调查工作带来了困扰,为了躲避搜查隐藏身份,犯罪者使用了多达513个数字货币钱包,正因为交易的非法,才给数字货币又穿上了一层“外衣”。
鉴于N号房使用比特币(BTC)等数字货币作为入群费,而比特币可以通过区块链技术对交易记录进行逆向追踪,从而锁定交易双方钱包的账号,以此来查明交易双方的身份。根据接到警方公函的交易所相关人士所言,警方正是根据N号房嫌疑人“博士”的钱包地址,通过逆向追踪的方法锁定了嫌疑人使用的交易所,进而发来了要求配合调查的公函。
不过,案件的调查也存在技术上的难点。除了韩国国内加密货币交易所之外,也有一些N号房用户是通过海外交易所或者个人钱包进行交易费用支付的。警方虽然可以让韩国国内交易所配合调查,列出用户名单,但是海外交易所可能不会轻易配合韩国警方来调查该案件。
提供区块链追踪技术的某企业相关人士说,“比特币可以通过粉尘(Dusting)等方式追踪用户身份”,“但如果用户通过海外交易所进行交易,或者对数字货币比较了解的人使用个人钱包通过数字货币进行交易,就很难追踪了”。
回顾整个事件,我们可以看到,“博士”在经营“房间”的一开始,就想通过良好的“匿名性”来躲避政府,其选择了 Telegram 这个端到端加密软件,能够一定程度上避免政府关于其发布内容的审查;另一方面,对于收费部分,“博士”选择加密货币,希望利用加密货币的良好的匿名性以躲避政府从资金端查到他。但也是因为其对加密货币并不了解,选择了比特币作为支付媒介,也正是这一决定让警方回溯交易历史,最终追查到“博士”的真实身份等信息并成功抓博。
很多人对加密货币的第一印象就是具有良好的匿名性,但实际上现有市场上的大部分加密货币并不具有真正的匿名性。
以比特币来说,比特币所具有的匿名性实际上是“伪匿名性”。在当今的支付体系中,银行扮演着最底层的角色,而对银行的政策监管要求银行必须实施 KYC 政策,并且只有凭借客户的实名证件才可开户,任何第三方支付软件实际上也是以银行系统为基础而进行转账活动的。与此相比,比特币并不需要进行 KYC ,用户可以任意生成无数个比特币钱包,用于接收和发送比特币。以此来看,比特币的地址实际上是和物理世界中的个人身份无法产生联系的,也就是说想要拥有比特币钱包并不需要绑定你的个人信息,而用户只要拥有比特币与钱包地址,就可以进行支付活动。
但是由于比特币拥有良好的透明性,任何转账行为在比特币网络上都是公开透明的,并且可以通过交易记录回溯,查到所有向某地址进行转账的其他地址。若要将比特币出售以换回现金,那么就会产生与物理世界的联系。而警方也通过比特币的“伪匿名性”,顺藤摸瓜,将“博士”抓捕归案。
而门罗币则是具有非常高等级匿名性的加密货币之一。同样的,门罗币也不与物理世界的个人身份进行绑定,并且其采用环签名技术,能够将转账的收付地址、收付金额进行加密,任何人除了交易双方,都无法追踪到网络上的交易活动。
除了门罗币,还有大零币、达世币、Grin 等加密货币也拥有较为不错的匿名性。比如大零币其采用零知识证明实现匿名性,Grin 采用结合了多重签名与盲因子的 MimbleWimble 协议来保障隐私性。
由于加密货币具有的匿名性,其在洗钱、毒品、枪支交易泛滥的暗网备受推崇,而这些黑色产业也为加密货币的发展和壮大蒙上了阴影。据相关报道透露,比特币仍是目前暗网中选择最多的加密货币,其次是门罗币。以“丝绸之路”为例,其在成立到被捣毁的两年时间内,产生了 950 万比特币交易量,占据了当时比特币总量的 80% 以上。前不久微博用户数据泄露,近 5 亿用户的数据被放在暗网和 Telegram 上进行售卖。
数字货币是否应当受到政府的监管?这是很长时间以来,大家一直在讨论的问题。
如果是,这自然会损害加密货币社区早期「自由主义」的理想;如果不是,面对目前浮现出来的种种问题,社区也给不出好的答案。
现在这个答案越来越偏向于「是」。
试想一下这样的场景吧!当你告诉朋友你持有比特币的时候,他们问你:「你是去 Telegram 看片吗?还是想去看谁的开房记录?」你以为你在持有一种「先锋」的钱,而别人却认为你在持有一种「邪恶」的钱。对于喜爱比特币的你来说,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不论是洗钱、色情交易、毒品和枪支交易、暗网数据交易,还是人口交易、诈骗和传销,这些黑色产业都给加密货币的发展和壮大蒙上了阴影。如果不能从这种阴影中摆脱出来,加密货币只能在灰色中原地踏步。
所幸的是,在「N号房」事件发生之后,KYC 韩国法务部表示:“对于参与制作并分发「N号房」非法性侵影像的犯罪嫌疑人,将适用《刑法》上的犯罪团体组织罪,并将彻底追查并回收使用加密货币等结算手段的犯罪收益,严肃处理非法收益相关的洗钱行为。”这一点在民众那里得到了广泛的支持。
目前,包括 Bithumb 在内的韩国加密货币交易平台收到了警方的公文,要求其对 Telegram「N 号房」一案协助调查。这些交易平台都表示了支持,将会向警方提供相应的身份信息。
加密货币是时候拥抱监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