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正在加载
密码朋克

密码朋克

当前位置:首页 > 币界百科 > 数字货币百科 > 列表

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一股“密码朋克”的潮流悄然兴起,参与者是第一批关注信息加密、捍卫个人隐私的“极客”。1992年底,三位退休技术大咖——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数学家埃里克·休斯(Eric Hughes)、退休的英特尔员工蒂姆·梅(Tim May)、以及曾是Sunmicrosystems第五位员工的计算机科学家约翰·吉尔摩(John Gilmore)邀请了二十位最亲密的朋友参加了一次非正式会议,期间他们讨论了一些看似最令人头疼的程序和密码问题,加密货币的神秘大门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被他们打开了。

2008年11月1日,一个有数百人的邮件组收到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年轻人发来的文稿,这个年轻人称自己一直致力于建立一个新的电子现金系统,完全点对点,无需“可信第三方”。主要功能包括:通过点对点网络(P2P)防止双重支付;无需“可信第三方”;参与者可以是匿名的;新币通过工作量证明机制产生;工作量证明机制同样还可以防止双重支付。

这篇文稿名叫《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Bitcoin: A Peer-to-Peer Electronic Cash System)。这个年轻人叫中本聪(Satoshi Nakamoto),在这份文稿中,他第一次提到了比特币,这份文稿是比特币白皮书。

image.png

“万物始于比特币。”如今,区块链和比特币的支持者会如此表达对这个新世界创世开篇的致敬。

而无法忽视的一个事实是,比特币并不是世界上第一个数字货币,但是毫无疑问是迄今为止最成功的一个。中本聪的聪明之处在于,他从一开始就选择了一个最有可能接受去中心化、新的信用机制的群体——“密码朋克”(Cypherpunk)。

密码朋克起源

上世纪70年代末,“密码朋克”运动悄然萌芽,参与者是一群信奉自由主义和网络乌托邦的“极客”,也是第一批关注信息加密和个人隐私的人。

朋克(Punk)诞生于七十年代中期,它是最原始的摇滚乐——由一个简单悦耳的主旋律和三个和弦组成。朋克音乐不太讲究音乐技巧,更加倾向于思想解放和反主流的尖锐立场,人们期待乐队及乐手复兴摇滚乐所应具有的敏感性(sensitive)及抗争性(conflict)。

最终,PUNK成了物资与欲望、理想与环境的不均衡压缩之下的变形产物。也成为自由、乌托邦的代名词。

密码朋克,正是由包含了朋克精神的一群人所组成的。

1992年,英特尔的高级科学家Tim May发起了密码朋克邮件列表组织。1993年,埃里克•休斯写了《密码朋克宣言》,“密码朋克”(cypherpunk)一词首次出现。

“密码朋克(Cypherpunk)”,这个名字引入了“cipher”和“cypher”这两个密码/密文含义的单词,旨在结合电脑朋克的思想,在电脑化空间下的个体精神,使用强加密(密文)保护个人隐私。

与如今穿金戴银、美元点烟的圈内大佬不同的是,他们的特点是“Low life,High tech”,对生活物质的要求不高,但却玩着当时最先进的技术。类似于一篇小说中看似不起眼的一位“扫地僧”,衣着朴素、邋遢,其貌不扬,但到最后却是最后的一个大“BOSS”。

在当时,密码学如同军火一般,世界各地政府为了信息安全,从而禁止加密工具被世人所使用。

但在1972年6月17日,5名男子潜入华盛顿水门饭店民主党总部本公司,安装窃听器并偷怕文件,自此“水门事件”爆发。之后,美国白宫试图掩盖真相,阻碍调查,从而人们对联邦政府的信任降到冰点。

image.png

同时,密码技术的突破、个人计算机的普及和互联网的不断蔓延,给了“密码朋克”比较充足的萌芽时间与空间。

“朋克”意味着反抗、独立和自由。密码朋克们认为保护个人隐私是自由社会的重要基石,反对一切组织对个人隐私的侵害。他们想要依靠密码技术在互联网之上建造一个自由的乌托邦。

这应该是一场互联网社会实验,开始有人不断前赴后继,在区块链诞生之前,不知有多少天才倒在了创世之初。但正是这场社会实验成就了如今区块链,成就了区块链技术和文化的根基。

今日声名大噪的互联网大佬们,像维基解密的创始人阿桑奇、BT下载的作者拉姆·科恩、万维网发明者蒂姆·博纳斯、提出了智能合约概念的尼克·萨博、Facebook创始人之一肖恩·帕克、比特币发明者中本聪,都和当年风起云涌的“密码朋克”有关。

赛博空间淘金

事情开始于一款Commodore 64之上的游戏《栖息地》。刚刚给美国空军设计虚拟射击程序的卢卡斯影业游戏公司,计划有2万个用户在同一时间共享的赛博空间相遇,即一起冒险、谈情说爱、结婚、创业、成立教派、发动战争并体验自治。

由玩家控制的卡通人物,可以使用存储在玩家账号中的Token购买并出售物品,而Token是这个虚拟国度中的流通货币。

image.png

这款游戏受到科幻作家弗洛·文奇写的小说《真名实姓》的启发。Token是一种熟料硬币,稍微大于25美分硬币,正面印着弗洛·文奇的肖像,背面可这“菲亚特金钱(Fiat Lucre)”和“单程有效(Good for one fare)”.

数字货币的第一次登场并没有给社会上带来太大的震惊。反而是在虚拟空间构建一个新世界,让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销的建筑学教授迈克尔·本尼迪克特大感兴趣。

1989年夏天,本尼迪克特开始张罗一张赛博空间的大会,甚至海清岛了在小说《神经流浪者》中启发了“赛博朋克”的科幻作家威廉·吉布森,以及定义了“赛博朋克”的科幻作家布鲁斯·斯特林。

赛博是Cyber的音译,代表着网络空间。他也是控制论Cybernetics的词源,来自希腊语,指的是熟练掌握或管理。在1990年5月举办的这次赛博空间大会之上,参会者发表了各种天马行空的演讲,包括VR、即兴音乐、身体改造的言论充斥着奥斯汀的弗劳恩学术中心。

1990年对于当时的硅谷而言,那是一个令人热血沸腾的年代,硅谷索饶这强烈的拓荒精神,如今被人们称之为“赛博淘金”。有意思的是,倒不是真的有“金子”可淘,而是极客们满脑子想的都是“自由”。

1990年的5月,互联网先驱、数字公民主义者以及最著名的“黑客”——巴洛,组织建立了电子前沿基金会,目标是将宪法扩展至网络空间,在那期间他撰写了多篇关于互联网新兴哲学的著作。

image.png

在其六年之后的1996年,巴洛发布了《赛博空间独立宣言》,在这篇充满理想主义的宣言开篇中写道:“工业世界的政府们,你们这些令人生厌的铁血巨人们,我来自网络世界,一个崭新的心灵家园。作为未来的代言人,我要求过去的你们别管我们。”

只是,他所期待的那个“未来世界”真的到来了吗!

密码朋克诞生

朋克意味着反抗。在几十年代之前,这种亚文化催生了稀奇古怪的发型、纹身、皮草服装、致幻剂和硬核音乐。当计算机、互联网和朋克结合起来,就产生了赛博朋克。

而进入90年代之后,密码朋克也诞生了。虽说密码朋克在70年代已经开始萌芽,但是组织正式发起的时间却是1993年。

和赛博朋克诞生之初不同,密码朋克的时代,勃兰登堡门再次开放、柏林墙倒塌、冷战的结束、苏联解体、海湾战争的胜利彻底驱除了美国人的“越战”梦魇,福山也在这时写出了《历史的终结》。

image.png

人们集体陷入了“世界大同”的幻觉之中,技术乌托邦的愿景似乎真的有可能实现。

个人计算机和全球互联网的发展让当时的硅谷如同沐浴春风。在享受乌托邦愿景的同时,很多人开始逐步意识到,重要的东西不见了:即隐私与安全通信。所以极客们开始采取技术手段,用算法对其隐私进行加密。

在1991年6月,非对称加密(Asym metric Encryption)又被称为公钥加密对外公布了,并且面向公众使用。

1992的夏天,在旧金山湾的某个小县城中,英特尔高级科学家蒂姆·梅正在家中和朋友聚会,他们讨论着互联网应该如何更好的保护个人隐私,这个问题始终困扰着他。蒂姆·梅与其朋友在当时一起讨论至深夜,并成立了一个小组:密码朋克。

一周之后,小组成员埃里克·修斯(Eric Hughes)开发出了Crypto匿名邮件列表,这相当于是一套可以接受加密邮件,抹掉身份印记的邮件系统。

image.png

在之后的一年中,经过升级迭代之后,密码朋克小组直接将系统改名为“密码朋克”,当时使用这套系统的用户仅有1400人,他们在当时形成了一个非常私密的圈子。同一时期,埃里克·修斯发布了《密码朋克宣言》,对外宣告了密码朋克组织的正式发起。

“匿名交易系统不是秘密交易系统,个体用户在使用匿名系统的时候,只会在需要透露他们身份的时候,通过授权来确认——这才是隐私的本质。”对隐私重要性的笃信是密码朋克的基本内涵。

1997年,亚当·贝克(Adam Back)创建了“Hashcash”。就其本质而言,它其实是一种反垃圾邮件机制,通过增加发送电子邮件的时间和计算能力,从而使发送垃圾邮件的成本提高:发件人必须证明他们已经花费了算力在电子邮件标题中创建“邮票”——类似于比特币中使用的工作证明(POW),然后才能发送邮件。

据统计,比特币诞生之前,密码朋克的成员讨论、发明过失败的数字货币和支付系统多达数10个。

Beenz 和Flooz 都是当年的电子货币,但中心化的电子货币依赖中心机构的信用,与网银有何区别?

1998年,密码朋克戴伟(Wei Dai)提出了匿名的、分布式的电子加密货币系统--B-money:a)网络上的每个参与者将维护一个独立数据库,这个数据库中记录了属于用户的资金信息;b)所有记录都需要以特定用户组保存。

640.jpg

在第二种选项中,对记录数据进行监管的用户组表现诚实的话,就会获得激励。为此,他们不仅需要把自己的钱存入到一个特殊账户中,如果他们表现的不诚实,就会损失这笔钱。这种方法被称为“权益证明(Proof of stake)”,用户特定组(或主节点)如果试图处理任何欺诈性交易,那么将会失去自己所有的资金。

由于权益证明的效率很高,因此许多加密货币都在使用、或是考虑使用这种方法来验证交易,其中最值得注意的就是以太坊(ETH)。

2008年10月,中本聪(Satoshi Nakamoto)metzdowd.com的“密码朋克”邮件列表中发布了一篇论文《比特币:P2P电子现金系统》,直接引用了前述二人的思想成果,正式宣告了比特币的诞生。

比特币代表了区块链技术的早期探索和集中体现。不过,无人知道中本聪是谁,2010年12月12日,中本聪发布了最后一个帖子,将比特币控制权交给加文.安德烈森(Gavin Andresen)。此后,中本聪消失,再未现身。加文.安德烈森以首席科学家的身份接管了比特币网络。

一个新的时代已经开始了。

你可能感兴趣Recommend

s_logo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