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陆
正在加载
DeFi 有点过时,我们来谈 DeFin,看去中心化金融科技如何重构传统金融
互联网 · 2019-05-27 17:53:08

我们这次想要分享给大家的是关于 DeFin 的内容。我们命名叫 DeFin 而不是 DeFi,是因为区块链是大数据和 IT 技术的结合,叫金融科技更准确些。所以我们把 DeFi 改为 Decentralized Fintech 的 DeFin。

原文标题:《DeFin 生态构想》
作者:Rin Huang,分布式资本副总裁
顾问:沈波、余文波、蒋新

关于 DeFin 的构想,总的来说会从四个方面来展开:对传统金融体系的解构;金融体系在区块链上面的重构;之后对重构后的区块链上协议和应用层进行分解和解释。

一、传统金融体系解构

以下是对传统金融体系的整体概括,可以看到整套传统金融体系是由金融监管机构和金融机构组成。

DeFi 有点过时,我们来谈 DeFin,看去中心化金融科技如何重构传统金融

对于金融监管机构,我们认为,区块链的信任机制可以使其天然地承载金融监管的功能。也就是说在 DeFin 领域,可能金融监管机构这个组织形态和相应职能会慢慢变化。比如如果所有的行为能在链上发生,或者是通过 Oracle 的方式记录到链上,从某种程度上可以实现金融监管机构的职能。

对于金融机构体系,是我们真正需要解构并重组在区块链上的。我们认为,金融机构的本质其实体现在两点:数据流和资金流,金融的整套构架就是由数据流和资金流串联起来的。

首先说资金流,可以看到,资金流在整个金融生态,甚至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都充分体现。比如说一个支付行为,是从用户银行账户到支付的商家账户,期间也许还需通过某第三方平台银行账户,二级市场投资行为是资金从证券账户到交易市场……等等,而这些行为都是资金的流转,都可以通过资金流的轨迹体现出来,更宏观的讲,通过观察资金流就可以知道金融体系是如何运转的。因此,我们来对资金流进行解构,从而理解金融体系的运转。

资金流在机构之间流转,而金融机构本身其实可以理解为区块链里面的应用层,每个机构都是一种应用体(这里的应用体指的是一个组织体),是一个带有金融牌照的组织体。如果对其进一步解构的话,其实每个组织体都由多种金融功能组成,而资金流就在各类的功能之间流转。

640 (1).jpeg

虽然金融牌照种类众多,但功能其实主要包括以下 8 大类,包括:发行、托管、支付、借贷、资管、交易、保险和销售。而这些功能可以对应到区块链层面上的 8 大类功能协议中,并组成各种应用。而资金流在这八个功能中不断流转,进而形成金融活动。值得注意的是,清算其实是每个环节的核心,而清算本身是区块链可以实现的天然优势。

在资金流运转过程中其实还有一套数据流在并行。数据流指的是什么呢,打个比方来说,当你要获得某个金融机构里的服务时,需要做 KYC,AML;对于机构来说,想要投融资,会涉及到法律尽调、财务尽调,这其实都是数据留存的过程。而资金在流动的过程中,即伴随着数据的留存和流动。

640 (2).jpeg

我们在这里对个人数据和机构的数据流做了一个分解。主要分 5 大类,包括身份认证、历史背景、购买能力、行为特征以及社交网络。这里也分别分出了个人和机构的情况,个人数据相对比较容易理解。而从机构层面来讲,身份认证和历史信息其实即是机构的法律尽调,而购买能力是机构的财务情况。行为特征对于机构来说即是商业运作行为,社交网络是机构对外合作伙伴的网络。通过对于这 5 大类数据的存储、线上化以及数据处理,可以形成金融体系的数据流。而数据的最终价值其实是对资金的转移进行合理的定价,两者相辅相成。

因此,整套金融体系里面最核心其实就是数据流和资金流。而我们可以看到,在原来传统金融体系当中,通道是相对封闭的,资金流和数据流的流转其实非常不畅通。比如资金流在地域间或者不同金融机构间的流转;又比如客户在不同的金融机构都需要提供相同的一套数据来做 KYC。所以,由于机构间和地域间的相对孤立,造成了数据流和资金流的不畅通,进而形成资金孤岛(溢价)和数据孤岛(信息不对称)。而通过区块链,可以实现资金流和数据流的打通。

二、金融体系重构 —— DeFin

刚才我们对传统金融体系进行了资金流和数据流的解构,分解出资金流 8 大功能,数据流 5 个方面和 4 个需求。接下来我们会把这些内容进行重构,重构会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方面是纵向的 DeFin 体系架构,分为底层,协议层和应用层,这个相对比较容易理解;另一方面是横向体系,类似于一个可插拔模块的自组织形式。

640 (3).jpeg

对于 DeFin 来说,底层是指公链和去中心化存储。我们把去中心化存储放在这里是因为这一块非常重要,且必不可少。底层公链的作用对应到传统金融体系即清算、监督和信息存储,协议层和应用组件的承载方。 而基础协议层,可按资金流和数据流分成金融协议类和数据协议类。数据流由数据协议类实现,里面包括数据处理,数据上链(Oracle)、身份认证等协议。金融协议类是对资金流转的实现,包括前面的八大功能,协议内部还可以将金融功能进一步细化。这两套链上协议类可以作为数据流和资金流的一个载体,借助区块链底层打通金融体系的数据流和资金流。应用组件层主要涉及了平时各类的金融应用,类似金融机构,包括交易所的网关、资金的借贷平台、软硬钱包、交易所、风险对冲(保险)等。因为金融本身是社会活动的基础,所以基于协议层和公链,还可能衍生到游戏娱乐、消费等领域。

我们一直在说 Decentralized,其实应用层面想要实现去中心化,核心在于协议层和公链,只有这两者实现了去中心化,由其组建的应用组件才可能真正实现去中心化。

虽然说这个纵向重构使 DeFin 看起来是一个自下而上的架构,但实际上,DeFin 的结构更类似于一个自组织,是个可以自由组合、自行插拔的过程。

640 (4).jpeg

我们可以看到,在基础协议层的所有协议,包括资金类和数据类的,都可以模块化,而应用组件需要做的是根据自身的需求将这些模块进行插拔,进而形成金融应用组件。这里列举了系列模块,包括资金流类的支付、稳定币、钱包协议、资管协议等;数据流类的数据隐私类、Oracle、身份认证等等。这些模块自由分布在 DeFin 的生态里的,应用层按照自己的需求来进行选择:

1)对于符合需求的底层公链进行选择;
2)对需要的功能模块进行选择插拔,其实就是数据或者金融协议的选择了。这里面我们举一些例子,比如去中心化交易所,可以由一个钱包协议、借贷协议、托管协议和交易所协议组合来实现。

应用层完全可以根据自身团队的基因和对市场机会的发现,来自由组合需要的协议层,并且去实现应用的落地。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 DeFin 有几个新特点:第一,它属于 open finance+web3,按照现在流行的说法,金融协议类其实就是 open-finance 的概念,而数据协议类就是 web3 的概念。在这套生态体系中,可以自由选择公链和协议模块,然后根据需求去实现应用。这个生态是非常开放的,而且数据和资金流是打通的。第二,DeFin 不是传统金融的迁移,DeFin 并不是在区块链上实现传统银行或者券商的架构,而是基于底层架构,自己派生出来的新的金融活动。比如说钱包,本身可以拥有钱包协议、资管协议、借贷协议,已经类似于一个银行的概念,但如果同时再加入交易所协议的话,就完全超越了传统银行的结构,产生出一种新的生态模式,可以互相交叉、跨越和衍生,而非传统金融体系移植到区块链上的方式。

三、协议层和应用层解析

数据协议层主要包括身份认证、数据隐私、Oracle 和数据处理。具体介绍如下:

640 (5).jpeg

我们认为数据协议层还相对早期,技术壁垒较高,潜力巨大。

金融协议层包括稳定币、钱包协议、交易所协议、资管协议、借贷协议、托管协议等,由于相对更易理解,同时能够从传统金融借鉴,所以发展的更快些。下图列举了部分金融协议层的情况。

640 (6).jpeg

对于 DeFin 的应用组件,我们认为现在还处于 1.0 阶段,主要包含以下四点理由:

1)基础协议层相对欠缺:DeFin 生态中基础协议类项目数量远低于应用类项目,大部分应用虽然也在建立协议为自身服务,但这些协议由于未开源、团队局限、市场过于早期等原因,并未很好的得到社区的验证和完善,也并未给 DeFin 生态带来协同、进步的效应。并且现阶段大部分项目依然偏金融协议,相较之下,数据协议层就少了很多,这也致使整个系统完备性欠缺。

2)大部分项目去中心化程度非常一般,对于节点分布、仲裁机制等考虑都在相对早期的阶段,这点其实也是第一个问题间接体现,因为之前已经提到,真正要实现去中心化的核心在于底层公链和基础协议层,下层基础没有打好,上层应用很难完善。

3)落地性整体较弱,根据 Dappreview 的数据,DeFin 中排名第一的去中心化交易平台 24h 交易额仅有 100 万美金左右;并且,应用的产品化程度一般,体验也较差。市场依然处在非常早期的阶段。

4)现在的协议基本上均基于单个公链,当然,已经不少项目开始尝试做各类公链的通用协议或者未来做基于跨链的协议。

总结来说,DeFin 是一个颠覆性的金融创新,并不是传统金融的迁移上链,它会在区块链上进行原生的生长和演化,我们需要做的是等待合适的环境和时机并在这期间做好相应的准备。

gf.network 是由分布式资本创始人沈波和分布式资本管理团队组建的全新品牌,业务覆盖股权基金、海外通证基金、全球孵化器等领域,汇聚了超过 100 个优质区块链生态项目。

来源链接:mp.weixin.qq.com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在使用本网站的信息时应自行判断和承担风险。币界网不对用户因使用本网站信息而导致的任何损失负责。用户在进行任何投资活动前应自行进行调查和研究,并谨慎决策。币界网不对用户基于本网站信息做出的任何投资决策负责。用户在本网站发布的任何内容均由其个人负责,与币界网无关。
免责声明:本网站、超链接、相关应用程序、论坛、博客等媒体账户以及其他平台和用户发布的所有内容均来源于第三方平台及平台用户。币界网对于网站及其内容不作任何类型的保证,网站所有区块链相关数据以及其他内容资料仅供用户学习及研究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法律等其他领域的建议和依据。币界网用户以及其他第三方平台在本网站发布的任何内容均由其个人负责,与币界网无关。币界网不对任何因使用本网站信息而导致的任何损失负责。您需谨慎使用相关数据及内容,并自行承担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强烈建议您独自对内容进行研究、审查、分析和验证。
s_logo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