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ultiVAC吕恒:寒冬对我们的影响是招人更方便了

互联网 2019-03-08 16:16:42

2018年11月20日,发起“避冬行动”,10天内,近200个全球创业团队跟我们联系,愿意参与其中。至今3个月的时间,我们报道了其中13个入围项目,涉及公链、协议、钱包等区块链创业的大部分领域。实地走访了这些项目所在地,通过和创始人对话,了解行业在冬天的真实生存状况,发掘优质项目及管理团队的闪光点。本文报道的项目是MultiVAC,一个基于可信分片计算的高性能弹性公链平台。

半个月前,一部讲述创业的纪录片《燃点》上映,真实记录了包括罗永浩、戴威、傅盛在内的14位创始人的故事,很多创业者组团观看,喝下这碗毒鸡汤,其中经纬创投张颖说得挺好:

“电影给那些还在想象创业的人一记耳光,但那些抽不醒的他们,才是真正的勇者。”

从‘美团’到‘薪人薪事’,我注定是要创业的

吕恒很早就笃定自己是要创业的,他清楚地知道,创业的结果不可控,会受到选择、运气、大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但他享受这个过程。“人生就是一场又一场美好事物的追逐,你必须要全力以赴。”他说。

正因如此,硕士毕业后,吕恒接到了很多大公司的Offer,却选择了刚刚融到B轮的美团,那时候美团还不是什么小巨头,但他觉得这是一个很有发展潜力的创业公司,能快速学到东西。我问他在美团有什么收获?他说:

“一方面是技术基础打得狠好,当时做大数据相关的事情,数据仓库其实就是信任网络下的分布式系统,而区块链是不可信网络下的分布式系统。另一方面也受到了很多商业熏陶,后期带团队做垂直品类业务,经常听王兴讲解如何做好市场定位,如何探索线上与线下的结合,以及如何通过商业模式更好的驱动业务发展。”

2015年,吕恒开始了真正的创业之旅,合伙人是学校的师兄,也是他先前在百度实习的导师,做的产品叫“薪人薪事”,这是为HR提供的一套人力资源SaaS服务系统。“之所以做这款产品是因为2015年是企业服务元年,全国几千万中小企业对于效率提升、人员管控的需求非常高,我们判断在这个赛道上会有很大的机会。”他回忆道。

产品刚做出来,就拿到了天使轮,随后是红杉资本的A、B轮,3年时间,团队壮大到100多人,业务也变得愈加平稳,那时吕恒已经在公司负责包括产品、技术、设计、市场、运营和一部分的销售团队。用吕恒的话说:“真的拿到了很好的牌。”但是他却毅然放下了“这副好牌”,选择退出公司,理由是找到了更值得自己投入,能创造更大价值的事业,就是区块链。

我退了股份,应翔走出高校,ALL IN区块链

吕恒在大学的专业是计算机,应翔是他的校友,两人因ACM竞赛相识,并成为好友。硕士毕业后,应翔去到新加坡南洋理工攻读博士,专业是分布式计算,后来在天津千人计划引进下风光回国,26岁做到了天津大学最年轻的副教授。他还是比特币最早的一批矿工,2011年就开始用实验室里大量的GPU芯片挖比特币,不过据说挖完就卖了。直到2017年,在数字货币的暴涨行情下,俩人开始一起研读比特币、以太坊以及背后的区块链技术。

“区块链具有很大空间,这是一次堪比移动互联网的变革,是未来十年的机会所在。”

基于这样的判断,吕恒退掉了“薪人薪事”的股份,应翔暂时告别了天津大学副教授的身份,ALL IN区块链。他们联合发起MultiVAC项目,致力于打造基于可信分片计算的高性能弹性公链。

说来有趣,MultiVAC白皮书和黄皮书算是区块链项目里的一股清流,行文风格和整体结构更接近早期的比特币、以太坊,全篇都是技术逻辑解释和数学公式推导,绝口不提经济模型和币的激励。这和吕恒的谈话风格也很一致,我试图引导他谈谈对于未来应用的畅想,他却略带不屑的说,那叫“想象力经济”。

“2018年我也被拉进三点钟群了,这里面充斥着无限的畅想,基本就是拍脑袋想到了啥,都能用区块链来做。那时候ICO也太火了,很多项目所谓的白皮书就是前半段讲要解决什么问题,后半段讲怎么发币,技术的内容基本不讲。我们技术出身的就很纳闷,这怎么结合?你这个有什么上链的价值?币的流通有什么意义吗?”

吕恒并非不重视商业模式,只是在他看来,商业模式有两种,一是新的技术变革驱动新商业的产生;二是根据商业的需求去定制技术。现在区块链技术还很不成熟,远没有到商业定制的阶段,因此需要有更多的耐心专注于技术本身的突破。“技术创新也能催生独角兽,但核心是要先解决痛点,而现在最大的痛点,就是扩容。”吕恒表示。

扩容迫在眉睫,分片是很好的解决手段

扩容迫在眉睫这是共识,但吕恒认为很多同行动辄百万的TPS并没有意义,这里面其实存在三个问题:

“首先,以太坊模型里把消息也看作了交易,比如我给你转了几个ETH,或者我调用了你的智能合约,这些都是交易,那TPS究竟指什么呢?

其次,每秒几百万的TPS,意味着一年就可能产生PB级别的数据,这么大的数据存储在哪里呢?之后还要传输这些数据,有这样的带宽吗?能传输出去吗?在这个分布式网络里,计算、存储、传输的问题都需要考虑进去。

最后,除了并发能力,还有交易的延迟,一笔交易发出去之后,需要矿工的确认,如果TPS很高,但延迟一小时,那也没有任何意义。”

吕恒认为,扩容有这么几种解决手段,一是牺牲去中心化,例如EOS的Dpos机制,但这违背了区块链精神;二是改账本结构,DAG;三是跨链侧链、状态通道,这些都是链下的解决方案;四是分片,也就是MultiVAC在做的事情,这才是解决扩容的最终方案。

简单理解,分片就是将大的区块链世界拆解成一个个小的世界,大家各自处理好事情,整体的速度就更快,容量也更大了,但是分片也有它的难点,比如:分片太小,矿工太少的话,是不是足够安全?每个分片里的交易能否正常响应?跨片之间怎么进行通信?它的交易、智能合约怎么去验证?

基于这样的思考,MultiVAC提出两点创新,一是弹性计算框架,二是计算/存储/传输全维度分片,这也正是MultiVAC已发布的白皮书和黄皮书中论述的主题。吕恒向介绍到:

1.弹性计算框架

“在分布式系统的设计之中,一致性、可用性、分区容忍性是难以调和的三角形,几乎所有的公链系统都必须在这三者之间作出取舍,而不同的合约、DApp 对这三个属性的要求程度是不一样的。MultiVAC首次提出了基于可验证随机函数选择分片节点的可信度概率模型,允许计算任务的提交者根据其实际的业务需求来选择适当的可信度要求,基于这一可信度要求,选取合适的分片大小以及对应的共识机制。”

2.计算/存储/传输全维度分片

“MultiVAC认为,区块链系统的扩容问题,不仅仅存在于计算或挖矿层面,更多的瓶颈在于随着网络的扩大和交易的增加,存储和传输所面临的巨大挑战。只有在计算、存储、传输三个层面都实现分片,才能真正实现去中心化系统的扩容。因此,在MultiVAC的黄皮书中设计了一个非常精妙的全维度分片方案,将矿工、账户、账本、存储、传输五个层次都分开,通过VRF 选择节点轮转的机制,使得每隔几分钟,矿工被分配更改切分,来保证计算的安全。MultiVAC使用三种类型的节点,light节点、miner节点和storage节点,分片不仅用于计算,还用于数据存储和传输。”

MultiVAC希望通过多维弹性支持大规模商业去中心化应用,赋予区块链高吞吐量、弹性计算、无限扩展等能力。

寒冬对我们的影响是招人更方便了

MultiVAC诞生于2018年初,正值区块链的寒冬,但回顾整个项目进展,似乎有条不紊:2018年5月,发布技术白皮书,提出不可能三角的弹性解决方案;9月,发布技术黄皮书,提出五重全分片实现线性扩容方案。2019年2月即将上线测试网。接下来计划发布智能合约状态分片紫皮书并上线主网。

MultiVAC也受到不少资本的青睐,获得了Neo Global Capital、IDG、Dfund、Hashed、Signum, Arrington XRP等国内风险投资机构和国际加密基金共计1500万美金的投资。

这样一个项目为什么要报名避冬行动呢?这让我很疑惑,于是有了下面的对话……

:你们看起来挺好的,需要避冬吗?
吕恒:这是我们自己的发展情况,但还要结合整个行业,大家抱团取暖,找到业务的结合点,一起度过行业的低谷。

:你怎么看待冬天?
吕恒:冬天挺好的,让大家不总想着竞争,而是学会合作,况且我认为区块链行业尚处在做大蛋糕,而不是分蛋糕的时候。

:冬天对你们有什么影响吗?
吕恒:更好招人了,现在很多区块链公司裁员,其中还是有很不错的工程师。

:所以..你希望这篇报道带来什么帮助呢?
吕恒:我们要招人!

看到仍有项目在寒冬时表现出这样的勃勃生机,作为行业记者,我感到很欣慰。

最后,说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喜欢科幻的朋友们可能已经发现了,MultiVAC的名称来源于阿西莫夫《最后的问题》。

它讲述的是一个超级计算机,一直在帮助人类回答各种问题。而它自身也从晶体管结构进化到与人类灵魂融为一体的超时空结构。对于每一代计算机,人类都会问它:“宇宙的尽头是什么?熵怎样才可以逆转过来?”但它的回答始终是“资料不足,无可奉告。” 直到人类都灭亡了,这台超级计算机收集齐了宇宙里的所有信息,它终于给出了答案:

Let there be light!
于是,世界就有了光。

“它代表了人类追逐真理的过程,MultiVAC仅仅迈出了开始的几步,仍是银河中闪烁着微光的小小星辰,但我相信,它会为区块链行业带来一次次新的悸动,最终照亮整个夜空。”吕恒说。

避冬行动报道专题链接:https://www.8btc.com/special/322694

相关资讯Relev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