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区块链,信任跟赌博有什么区别?

互联网 2018-06-06 17:10:34

最近查资料翻了翻外网,感觉区块链这个话题说不定以后会被改编为热血动漫。

你不觉得吗?

那么多媒体的负面报道,总有人、有强大的意志,一次又一次地试图把它摁死,可是目前为止,它都活过来了,而且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一点点变强。

所有热血背后的本质,不就是尼采那句——凡是杀不死我的,都让我变得更强。


何况,人类对于新兴技术都很难接受,试想一下,即便是18世纪最有学识的大学士,你都没办法跟他解释清楚浏览网页的原理。

今天看到很多人说什么5节课教你懂得区块链,就觉得好好笑。

正所谓明人不装暗逼。

区块链作为一门涵盖了密码学、社学会、金融学的新兴技术,5节课别说教会了,连边都摸不到。

敢这么夸口,还真是癞蛤蟆鼓嘴,好大的口气。

关键是还有人信,自己跑过去送人头。

区块链发轫之初,其实是对于信任这个概念的再进化。

信任作为社会产物,是不断进行进化的。

在农耕社会,信任是依靠血缘而依存的,这就是熟人社会,以氏族血缘作为单位,去实现信任。

这种纯熟人社会容易产生一种弊端,费孝通在他的著作《江村经济》中说的很明白:

如果农民生产同等品质和同样数量的蚕丝,他们却不能从市场得到同过去等量的钱币。

萧条的原因在于乡村工业和世界市场之间的关系问题。

蚕丝价格的降低是由于生产和需求之间缺乏调节。

于是信任机制进行了进化,引入了市场机制

市场机制使得我们可以从他人的劳动中获益,而无需对其花费信任成本。

什么意思?

今天我们点一份外卖,我们不需要知道外卖小哥的籍贯来历、性格脾气,我们看他的骑手评价。

我们决定点哪一家的外卖,我们不再去实地检验店面、厨师资格、做菜的咸蛋偏好,而是看他在外卖平台上的星级,和以前购买过用户的评价。

在当下的社会,我们不需要跟那么多行业的人结交变成朋友,可是我们的生存就是这样一个群体合约化的存在。

这种局面存在的关键一环,是货币。

货币成为实现需求吻合的关键条件。

可是我们也应该清楚,货币的本质也是一道幻影。

因为我们再怎么费心费力地赚钱,让它增值,归根结底,只有第三方赋予了信用,它的价值才存在。

这就是目前我们对法币的共识,我们愿意生活在这种结算体系下,愿意承认它的价值。

所以法币之下,人人都是接盘侠。

可我们目前生活下的货币体系,其实是有个bug的。

它会在一些重大特殊事件面前,全线奔溃,比如战争。

国民政府发行的金圆券事件还记得吧。

为了能维持战争费用,废除了当时的流通的法币,发行了金元券。

结果当时恶意通货膨胀到什么程度呢?

一袋大米要4亿元金圆券。

所以一发工资,大家就捆着一大捆金圆券,急忙换成东西,因为也就是分分钟的事,你这一捆钱本来能换一袋大米的,去晚了只能换半袋,甚至到后来,商家不收金圆券了。

所以,货币是一个变化中的协议,就像一根细细的蛛丝,而它系住的是整个社会力逾千钧的信任。

很多人在攻击加密币的时候,都只看到了眼下,没有意识到我们目前深处的货币体系依旧是具有暂时性和脆弱性的——这些特性在和平年代被包裹起来,以至于我们大部分人对其毫无察觉。

我们获得和平的时间太久了,以至于我们产生错觉——和平是理所应当的。

作为一个悲观主义者,我不敢这样兴致勃勃地乐观。

你知道在金圆券时间里,谁是最悲惨的受害者?

是小资,或者我们现在称为中产的那类人。

他们信任国民政府,所以把所有财产都兑换成金圆券。

他们不像贫民,因为本来就没有财产,无论流通的是法币或是金圆券,都没什么影响,贫民无产可贬。

他们也不像大资产阶级,有足够的财力和资源是维护自己的资产不受侵害。

他们只能以肉身硬着陆,为这场金圆券买单,最终成为各种维度上的“一无所有”。

很多人声称不能理解加密币的“真实价值”,那只能说明他们足够幸运,因为他们还没有经历过真正意义上的“崩塌”。

所以你看现在埋伏在加密币市场上的“国家队”很多本身就是深受当下货币体系困扰的国家,比如巴西、委内瑞兹。

大家都知道,中本聪的比特币白皮书发布的时间是2009年,这个时间点之所以为人注意,是因为那是对于2008年金融危机的一种情绪反弹、一种补救的设想。

所以接下来的理解顺理成章——

采用分布式电脑网络生产的记录可以用来防止出现安全问题和价值崩溃;

除去大量中间商交易,直接进行点对点的交易;

区块链可以视为信任机制的再次进化的产物,它想要解决的是现行的货币市场无法调和的潜在风险性。

忘了在哪里看到一句话:区块链像原子钟记录时间一样记录信任。

时间不断向前奔赴,可是信任是会出现赤字的。

不公开、信息不透明、寡头制等所有的封闭,都会对腐蚀信任本身。

这么说,并不意味着我认为区块链技术是解决所有问题的灵丹妙药。

只是想指出:这种去中心化的世界观,的的确确是可能帮助我们延缓信任赤字的,从而构建一个低成本价值转移的世界。

而比特币,作为区块链技术最成功的应用,就是这样基于信任的价值交换需求而产生的衍生物。

人类对于“价值创造”的追求是永恒的,它不会消失,也不会停止。

区块链可能不是其中最完美的一个路径,可是要是要去尝试。

去剖开黑暗、抵制封闭;去拥抱光明,向往开放。

就像诗里说的——

不要驯服地走进那个夜晚,

白昼告终时

该燃烧、该狂喊;

怒斥那光明的逐渐消歇。

相关资讯Relevent